第19章 原来当棒鎚更让人害怕(2 / 2)

虽然杨帆在很多百姓中被称为活菩萨,可在长安勋贵眼里,这可是个实打实的棒槌。

毕竟,为了给一个女子讨公道,怒闯国公府,掌掴国公爷!

这样的人不是棒槌是什么?

最让人意外的是,打完之后他自己屁事没有,反倒是国公爷被禁足一个月。

这事在长安城内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如果真是这位爷,他们真算是摸到老虎屁股了!

可又不能显示欺软怕硬,惧怕权贵,不然以后还怎么维护秩序。

于是队正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长安县衙府兵小队长魏权贵见过伯爵。”

这位壮士阻碍办差,打伤府兵,如果这样就放他走,朝廷威严何在?

看到魏权贵不死心,想用朝廷给自己施压,杨帆呵呵大笑。

“你一个小小的府兵队正,还代表不了朝廷。”

更何况,是什么原因你心知肚明,再胡搅蛮缠,休怪本爵爷不客气。

说完还扬了扬手中的拳头。

看到杨帆这个爵爷带头,围观的人群不再害怕,顿时义愤群激起来。

“是呀,霍国公府管家强抢在先。”

“这名年青人无罪。”

“我们支持万年县伯。”

……

看到激起了公愤,府兵没敢在说什么,毕竟面子和自身的安全相比,当然是安全最重要。

只能灰遛遛的离去。

此时,年青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如果今天没有眼前的爵爷仗义直言,自己吃几天牢饭是免不了的,于是抱拳躬身感谢道:

“多谢爵爷,在下薛礼,字仁贵,初到长安,承蒙爵爷仗义相助,仁贵感激不尽。”

眼前的魁梧年青人居然真的是以后闻名天下的大唐名将薛仁贵,让杨帆激动万分,不由陷入了回忆。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生于公元前614年,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将薛安都的后代。

薛家因薛轨早逝而家道中落,薛仁贵少年时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以种田为生。

三十岁时,薛仁贵准备迁葬先辈的坟墓,其妻柳氏劝他说:

“你有出众的才干,如今皇帝亲征辽东,招募骁勇的将领,这是难得的时机,何不争取立功扬名,富贵之后再回家迁葬也不算迟。”

薛仁贵应允,于是去见将军张士贵,自此步入军旅。

他一生征战几十年,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可称为古之名将。

薛仁贵属于大器晚成之辈,毕竟平均寿命只有四十多岁的时代,30岁才从军,算是很晚的。

现在是贞观十年(公元前636年),应该才二十一、二岁,这时候他不是应该在家种地么?

怎会跑来长安城?

是自己这只蝴蝶扇动翅膀引起了蝴蝶效应,还是这根本就是一个平行世界的大唐。

看着怔怔发呆的杨帆,武照轻轻的扯了一下衣角,他这才回过神来,有些抱歉的回道:

“仁贵你多礼了,听你口音应该不是长安人士,为何流落于此。”

原来,薛仁贵本是来投亲的,正值天花瘟疫泛滥,亲戚一家未能幸免,只能进长安城躲避。

等朝廷控制住天花瘟疫以后,此时盘缠用光、娘子生病卧床。

由于没钱治病,只得出城打猎筹钱,这才有了刚才的遭遇。

听完薛仁贵的讲述,杨帆不禁感叹,世事无常,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转念间,杨帆又在考虑该如何收服这名未来的大唐名将。

大闹国公府以后,他发现自己府上的底蕴比起勋贵世家差得太多。

为了让自己以及家人有自保的能力,必须加强安全方面的防范,建立一支安保队伍刻不容缓。

可好的人才岂是那么容易寻得的,现在偶遇薛仁贵,当然想收归己用。

如果直接给钱,这样鲁莽行事,不是明显告诉薛仁贵自己另有所图么?

最后的结果要么被薛仁贵当成傻逼,要么会被委婉的拒绝,聪明的人谁会接受?

如果说刚才出言为他解围作证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那么,现在平白无故的送钱,根本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想都不用想都会被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