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掉这个原因,另外一个重大的原因则是因为边关的皇族。
其实边关的粮食,在换取成为“盐引”之后,之所以拿不到盐的一部分原因则是因为大量皇亲国戚贵族官员利用权势侵占盐引。
明朝虽然有规定‘监临官及四品以上官员家人不许中盐营利’,但是官员和皇亲国戚合作便不成了问题,更何况,皇室经常赐给皇亲国戚盐引,即便是朱佑樘也不例外。
也正是这些人导致商人弄不到盐,从而放弃‘商屯’。
所谓物以稀为贵,边关粮食少,于是边关的皇族便利用粮食的价格来操作,与官员勾结,从而控制粮食价格来牟利。
虽然目前的粮食价格虽高,还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但是却也已经出现普通的军士人家缺粮的问题。
从每年增长的趋势来看,估计用不了几十年,边关的粮食价格变回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
朝廷中或许有人会看出这个问题,但是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因为局限性,从而会以为粮食价格不会高的太离谱,因为那样是不符合市场规律。
对于这,朱厚照的认知是比故人要强。
他知道,在利益面前,人只会越来越贪婪,即便他们明知道这样继续下去是死路一条,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却不会选择改变。
由简入奢容易,但是由奢入简却比要了他们的性命都要困难。
对于国难财,他们不会愧疚,反而会洋洋得意,以为自己聪明,却不知道他们这一个个的小铁揪,挖掉的是大厦的根基,挖的是国运,挖的是民族的根,更挖掉了其他人的良知,挖掉了整个文明的魂。
多方条件,导致边关粮食价格增长,而军士连粮食都吃不起的时候,便是这大厦倒塌的时候。
或许,大明的百年后的衰弱,便是明朝灭亡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想明白其中的缘故,朱厚照便理解了其中王守仁对他说这件事情他最好不要涉及。
因为里面涉及的人太多了,尤其是其中用白银来换取盐引,这里面获利的最大的便是朝廷。
最为主要的是这个政策已经执行了数年,涉及到的人估计也已经形成了不成文的利益链条,想要撼动觉得易事。
对于这,朱厚照想了很久,但是依旧没有太大的方法,至少以他现在的身份和权势是没有办法。
在交通没有足够发达的时候,开中法本身或许存在问题,但是这个方法却是根据实际情况得出的最优解。
而现在不说改变边关的粮价了,乃至于恢复开中法或许都已经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随着这些问题的凸显,尤其是在无法解决的挫败感下,朱厚照的脑海中逐渐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
那就是战争!
一旦发生战争,那么整个朝廷的视野必然会看向边关。
到了那个时候,边关的粮食问题必然会摆到朝廷上,然后商量一个对策出来。
到了那个时候,只要有人站出来,将边关的粮价捅了出来,那么朝廷不想重视也得重视。
不过,在构思了这个计划之后,朱厚照很快便放弃了,甚至于自我警告了一番。
他来到边关,便已经预料到了可能会有战争的爆发,但是这个绝对不能成为自己的煽动战争发生的理由。
自己来到边关,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将朝廷的目光吸引来,从而利用自己的身份,化解接下来可能发生的灾难。
如今是秋天,各地的粮食马上就要成熟,估计鞑靼选择这个时候破关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不过对于这,朱厚照也有自己无奈的地方,鞑靼或许会入侵的可能,但是他却不能与任何人说。
只能选择呆在这个府邸里面,等待着鞑靼的动静,乃至于朝廷的动向。
而他还没有建立自己的消息渠道,本就不知道外面的细微变化,甚至于他现在连出府都已经是个困难了。
因为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在蹲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