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不敢进攻轩辕关,也就无力搭救身陷囹圄的沮授。
沮授突围无望,援军又迟迟不到,军心士气大跌,已经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
刘正赶到前线,见大局已定,便决定进入山谷拜会沮授。
两人对酒当歌,畅谈人生。
沮授问道:“吾主既然无心驰援,因何舍颜良,弃文丑,又陷我于绝地?”
刘正叹道:“人言可畏!”
一句人言可畏,道出了袁绍的矛盾与纠结。
轩辕关告急,袁术面临灭顶之灾。这对袁绍来说喜忧参半。喜的是袁绍终于有希望问鼎袁氏掌控者的位置;忧的是袁术有难,袁绍这个当大哥的绝对不能袖手旁观。
轩辕关必须要救,可是怎么救,以及救的力度如何,都大有讲究。
刘正一句人言可畏,直接道出了袁绍的矛盾心情。
轩辕关陷落,才是对袁绍最有利的结果。然而作为兄长,袁绍必须要让世人看到虎牢关方面不遗余力驰援袁术的态势。这可不是简单的演戏,而是货真价实的行动。
袁绍既要全力救援,给世人一个好兄长的形象;又要把握好支援的力度,让袁术丢失轩辕关,彻底的丧失竞争力。
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先是颜良战死,再是文丑牺牲。有这两场战斗打底,袁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放弃反攻轩辕关。
然而袁绍有四庭柱,颜良和文丑的战死只能说袁绍对轩辕关的救援已尽心。可世间总有吹毛求疵之辈,会认定虎牢关的驰援并没有尽力。这就会被袁术的支持者当成反对袁绍上位的借口,更会让袁绍的谋划功亏一篑。
然而再加上身陷囹圄的沮授,局势就截然不同了。
颜良和文丑战死,沮授全军覆没。这两件大杀器摆在一起,谁还敢说袁绍对轩辕关的陷落有责任?
袁绍痛失左膀右臂,世人再也找不到苛责的理由。他们在同情虎牢关的处境,更会把矛头指向袁术,一厢情愿的认定轩辕关大军烂泥扶不上墙。
袁绍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轩辕关的陷落,只能是袁术能力不足所导致的结果。
这样一来,袁绍不仅赚到了好兄长的名声,还成功的踩了袁术一脚。
沮授怒道:“我为主公效力多年,想不到却成了弃子。”
刘正却道:“世人均以为你是袁绍势力的核心人物,因而你的殒落,才能让世人相信虎牢关的尽心尽力没有水分,才具有不容推翻的说服力。”
沮授沉默了。
袁绍的倚重,如今却成了沮授不得不死的重要原因。
刘正并没有劝降,而是意兴阑珊的问道:“我可以网开一面,你有想过回去之后如何自处吗?”
沮授摇了摇头,叹息道:“既然主公心意已决,我就算回了虎牢关,也会旧伤复发而死。倒不如留在这里,好歹也能替家人挣一份为国捐躯的荣耀。军人倒在战场上,这是宿命,也是幸运。”
刘正说道:“仗打到这个份上,继续牺牲毫无意义。”
沮授没有回答,他已经心存死志了。
可是麾下将士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以及年轻面孔背后错综复杂的家庭,让沮授失去了血战到底的勇气。
沮授命令部队放下武器,成群结队的走出山谷,向谷口的华夏军将士拱手投降。
当最后一名士兵的背影消失在视线的尽头,刘正再次出现在沮授的面前,认真的劝道:“你其实可以不用真死,归隐山林也是一种世人愿意接受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