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边将如何名正言顺的向中枢争取军需,需要极强的政治手腕。
秦泰针对刘正,其实就是想营造出洛水蛟实力强大的假象。然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索要军需物资,扩充军队数量了。
很多著名的统帅,为了获取中枢的绝对支持,通常都会牺牲一部分心腹爱将。
边将与中枢的博弈,其实是拿命换钱。
秦泰只不过是太着急了,又选错了牺牲的对象,这才引发了灭顶之灾。
刘正很清楚边将的心思,这才有了让白桐领兵的决定。
白家有钱,白桐带兵就是为了军功封侯。
秦泰没有什么钱,即便是积功封了侯,单靠俸禄和赏赐,也撑不住侯府的架子。
对于秦泰战队来说,战争的目标不是军功,而是争取战利品。城池关隘的归属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收益。
军队获益最多的打法,就是进行拉锯战。缴获才是关键,还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更为主要的,是可以向后方索要更多的军需物资。
随心阵营地域广大,兵力配置的轻重缓急,得看前线的战况来定。秦泰想要更多,就得营造隘口争夺战异常惨烈的场景。有什么比一支战队全军覆没更有说服力呢?
战斗任务越重,秦泰的重要性才能凸显出来。或许这就是以战队为基础编制大军的局限性。
由于战队的特殊性,各部之间的同袍之谊被彻底的压制。秦泰出工不出力,还想踏着星武战队的尸骸往上爬。
刘正也没有想要,秦泰居然胆大包天到误了军机。
怪不得有人会说,援军到不到,那是人家的问题。隘口阵地要是丢了,那就是星武战队的责任。
好在刘正挡住了洛水蛟,才有机会处置秦泰。想必这就是战争的潜规则——活人才有资格谈公平。
白桐无奈,只得以秦泰误军的罪名处置了整个秦泰战队。只是他不能理解刘正的决定。
“白将军,为将者有私心,倒也无可厚非!然而秦泰的行为,往小了说是踩着同袍的尸骸向上爬;往大了说就是在摧毁随心铁骑的根基。”刘正说道。
战队想要获得资源,就得升星;想要升星,就得挣到足够多的战功。轻而易举的获胜,战功肯定不多。若是丢失了隘口阵地,就会让指挥部断定敌人很强大。然后再出击,功劳就是成倍的增加。
秦泰帮星武战队守住了隘口,能够分润的战功不足三成;若是等到隘口失守之后再出面夺回,可就是十成军功了。
这样的利益驱使,秦泰当然会动心。
刘正追究秦泰的责任,就是不想其他将领有样学样。毕竟坐视同袍全军覆没,后果无法预料。每一个战队的背后,都会有特定的支持势力。伤一个战队的心,就会伤害一方势力的忠心。
白桐总算是明白了慈不掌兵的奥义。
原来战场上最可怕的不是强敌,而是心怀鬼胎的猪队友。
面对猪队友,不用不行,用狠了也不行,用得不好不坏更不行。反正怎么用都是错。
白桐处置完秦泰之后,向所有左路军部属下达了向隘口集结的命令。
恶人阵营的将军马刚,本想集结部队争夺隘口,却听到英雄阵营的大军有异动。他怕受到围攻,立即命令大军撤退,把隘口周边的大片区域让出。
随心铁骑趁机走出隘口,各营按照计划进驻。白桐带着主力,直奔星辰湖。
星辰湖边上,马刚的人已经全部撤走,留下了空荡马刚城。
城池以将领的姓名为名,这是星辰湖的一条不成文规矩。
刘正进入之后,立即启动了阵营占领程序,获得了一次更改城池名字的机会。
刘正没有犹豫,直接将新占领的城池命名为白桐城,以此奖励左路军的开疆拓土之功。
随心阵营更改城池名字成功,意味着随心铁骑进军星辰湖的计划,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同时也获得了一次集结随心铁骑的机会。
牛皇城大本营的部队接到召集令之后,立即将防务移交给了新组建的随心铁骑预备役,然后就踏上了征程,朝着白桐城方向急行军。
十日之后,十万随心铁骑云集白桐城。刘正当众任命白桐为随心铁骑统帅,主持进军星辰湖计划。
十万随心铁骑四面出击,李风所部攻占了恶人阵营的一座城池,赐名李风城。
李风的捷报刚到,杨大雨的捷报也进入了白桐城。
原属英雄阵营的城池,也挂上了随心阵营的城池,赐名杨大雨城。
白桐按照商业布局进行配兵,在李风城驻军两万,由将军李风统帅,负责恶人阵营方向。
杨大雨城驻军三万,还增派了参谋团,以抗衡英雄阵营。
刘正回到住处之后,上官听雨建议说:“庄主,随心阵营在星辰湖一百零八座城池中,仅有三座城池,力量过于单薄了。我们应该趁着两大阵营还没有反应过来,直接派兵抢更多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