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军队转型(1 / 2)

兴汉使命 开先洞人 2567 字 2021-10-21

随着兴汉国的日益壮大,大规模战争将会逐渐的减少。小规模的试探性进攻,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一举成为未来战争的主旋律。

这就要求梅园把精兵震慑当成新的治军重点。在军费配额不变的情况下,精兵训练必将挤占普通士兵的资源配比。

精兵政策是军队正规化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拖垮国家经济的严重负担。单兵成本的增加让军队无法继续数量优势。

可是以兴汉国的数万里边境线对军队数量的需求,单纯的精兵政策根本就无法满足国防的需要。这就需要考量精兵与普通兵种之间的配兵。

根据兴汉军情报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普通兵种一年的单兵消耗,足以顶得上十个普通人一年的正常生活所需。至于精锐兵种,资源消耗量是普通兵种的一百倍。

倘若兴汉军完全实行精兵化路线,在同等资源配备的情况下,新型军队规模仅仅是现有规模的百分之一。这就相当于单兵的防御压力增加了一百倍。

由于驻军的地域差异,有的地方战斗多,有的地方几乎不会发生战斗。然而驻军的目的是为防患于未然,总不能出现有地无人守的情况吧?

精兵之路是华夏一统之后的必然选择,军队数量又是华夏安全的根本保障。再加上随着兴汉国的壮大,大型战役基本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常规部队继续保持超级规模,势必会影响兴汉国的正常发展。穷兵黩武,说的就是安全保障和经济建设之间的比例失调。

为什么不是富兵黩武呢?关键在于战争的综合收益小于军队的投入。这亏本的仗打多了,出钱的人肯定会心存怨怼。

兴汉军大规模转业的时代已经来临了。三百万的规模,真正有机会投入战争的不会超过五十万。这就相当于另外的二百五十万大军的存在价值,只是单纯的震慑。

根据兴汉军总参谋部的分析,在不影响兴汉国安全的情况下,军队数量保持在一百五十万左右就可以了。

一旦战争来临,只需要在五天之内动员二十万预备役就地武装,就可以稳定大局。这就需要地方拥有充足的预备役。

刘正的屯田政策,虽然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力资源浪费的问题,但是却束缚了大量优秀的青壮年人口。

军事化管理年轻人,结果就是育龄人口的婚配比例迅速的下降。军人转业地方是历史的必然。只是需要解决好军方和地方之间的关系问题。

青壮年是生儿育女的主力军。大型战的争减少,会让军队的新陈代谢减缓。年年招募新兵,就得把已经训练好的老兵送回地方。

一个有经验的老兵,可以影响一里一亭的年轻人。这有助于兴汉军执行藏兵于民政策,同时也是缓解军费压力的重要举措。

制度的健全意味着养兵成本的增加。想兴汉军创立之初,冀州难民逃入幽州,只要给口吃的,就可以拿起木制长枪保境安民。至于所谓的装备,比赤手空拳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时候的养兵成本,和供养一个普通百姓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可是随着兴汉军正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现在的常规部队养兵成本增加了十倍。

制式装备和后勤保障的完善,兴汉军的募兵模式也在不断的调整和改进。从给口饭吃到各类保障的齐全,不断的限制了兴汉军的总体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