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一直不敢给兴汉军整体换装,就是害怕兵家理论跟下上武器发展的需要。要知道使用武器装备的是人,如何让武器装备发挥作用的是统兵大将。没有成熟的指挥理论进行配套,强行换装那就是在找死。一个指挥失误,甚至会削弱兴汉军整体的战斗力。
刘正倡导的百家兼容局面,仅仅是兵家和墨家之间的矛盾就无法调和。墨家追求高新技术的态度,令无数人心生恐惧。兵家是华夏的核心力量,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难免会应接不暇。
兴汉山庄既无法压制墨家对新技术的追求,又无法催生新的兵家理论进行配套。兵家理论的发展,其实是与武器装备水平相匹配的。
倘若武器装备革新的速度太快而兵家理论的研究相对滞后,结果就是新武器的威力无法发挥。这样的矛盾甚至会引发历史倒退潮流。
马钧已经在太平道符兵的协助之下弄出了热武器。可是刘正不敢进行推广。毕竟蒋钦主持的南山军校提出了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关于热兵器配套的兵家理论依旧是一片空白。倘若用指挥冷兵器的办法调配热兵器装备的大军,不仅武器的优越性无法发挥,极有可能会闹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刘正对于热兵器的指挥也是一窍不通。即便是拥有百科全书,也无法组合成新的兵家理论。冷兵器与热兵器的对抗,其实是两种兵家理论之间的博弈。
用指挥热兵器的战术理论指挥冷兵器军队,结果就会高估军队的实力,从而在关键的战斗中造成配合失误。军队配合的失误,那就意味着战场上的失败。
用指挥冷兵器的战术指挥热兵器作战,武器装备的优势得不到发挥不说,还会造成重大的浪费。要知道一个地方的战争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在某些地方错配了,就会在另外的地方形成防御漏洞。越是装备精良,防御体系的构建就会有更高的要求。一旦失误,后果就会很严重。
刘正知道,冷兵器的战斗规模和热兵器的战场体系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越是装备精良的军队,专一性必须要达到一个极其苛刻的地步,对各部之间的配合和上级指挥的能力就格外的重视。
刘正通过兵家和墨家的矛盾,总算是明白了兵家理论的升级必须要与武器装备水平吻合,否则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一个擅长指挥冷兵器军队的将军,肯定会在指挥热兵器军队方面顾此失彼的。捉襟见肘的情况也是没有办法避免的。最直观的反应就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突然之间就不会打仗了。
百家之间的利益诉求是各不相同的。兵家为了维护自身的荣誉和地位,肯定会抑制墨家在某些方面的技术革新。刘正为了顾全大局,也只能默许兵家的动作。
毕竟墨家开发新技术,受到影响的可不仅仅是兵家,那些民生方面的新技术,儒家,农家,工家,杂家都会受到波及。特别是儒家的耕读传家,在新活字印刷术的冲击之下,一些传承的知识由孤本血脉继承,摇身一变就成了大众化普及的知识层次。这对书香门第之类的世家是一种致命的打击。
儒门世家的知识垄断被强行打破只是一个方面,新活字印刷技术的传播,对法家的冲击更是要命。造纸技术的革新,让每个人都有条件和能力传播自己的思想。
刘正不得不承认,思想教育彻底开放的后果就是自由化的泛滥横行。隐族九姓的传承理念已经得到了时间证明有利于华夏,可是那些新兴世家以及那些根本就没有凝聚成世家传承的思想呢?
每个人的大脑都是自由的,每天都会有数不清的念头产生,越来越多的人有条件用纸和墨记录异想天开的思想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传播。这就导致了法律监管方面的滞后甚至是缺失。
刘正彻底的明白了,兴汉山庄没有能力掌控一亿五千万百姓的思想,甚至是在引导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此时提出天下大同的概念削弱隐族九姓,简直就是在摧毁华夏传承的根基。
为了华夏,刘正觉得不仅不能削弱隐族九姓,反而要加强其思想传承,用以引导兴汉国的一亿五千万百姓,形成新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