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撤守之争(2 / 2)

兴汉使命 开先洞人 2425 字 2021-10-21

袁耀问:“刘将军,依你看应该怎么呢?”

刘勋想了想,才开口说:“太子,仲帝的圣旨中只强调了接应张勋将军南撤,并没有明旨要求放弃庐江。还请太子自行斟酌,刘勋一定奉诏行事。”

袁耀陷入了沉思,毕竟擅自猜度仲帝的旨意,那其中的风险也特别的大。可是坚持让刘勋撤出庐江城,就等于向世人宣告仲国承认失败,并且放弃了汝南袁家的祖地。这样的罪过实在是太大了。即便是袁耀有着太子的尊位,也担待不起忤逆不孝的骂名。

张勋一心想要逃离孤城庐江,如今见袁耀在战与撤之间徘徊不定,生怕耽误了撤退的最佳时机,于是就提出了一个建议——淮北将士到了南方,肯定会有水土不服。不如让大军并入刘勋的麾下协防庐江。一来可以向仲帝证明张勋戴罪立功的诚意,二来也可以两全其美的奉旨行事。

袁耀觉得张勋的办法很不错,立即动用了太子权限完成了张勋部众转入刘勋麾下的交接。刘勋本来想要倚仗张勋的武力和袁耀的身份来提升士气和防守庐江的信心。可是转念一想——袁耀是仲国的太子,不能有任何的闪失,留在庐江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张勋可是仲帝的起家班底,功勋老将。从他留守汝南多年,就可以看得出来——仲帝袁术对张勋的信任肯定超过刘勋。这样的人留在庐江城中。即便是刘勋作为庐江守将,也没有资格指挥张勋。

想通了其中的关节之后,刘勋不再阻止袁耀带着张勋沿水路撤回秣陵。毕竟他想要在庐江城中一言九鼎,袁耀和张勋的存在就多有不便。倒不如直接送走,以免在关键的时刻形成掣肘。

袁耀在登船之前,认真的对刘勋说:“刘将军,仲国局势艰难,兴汉国已经在长江北岸排开了阵势,很快就会发起进攻。庐江城能守则守,一旦战事不利,还请保全有用之身。我给你留下一艘先锋船和相应的操船人员,一定要保重自己及时的撤出庐江城。”

刘勋说:“太子放心,仲国也有英雄汉,我既然有守土之责,就不会辜负这份使命。周瑜十万人马就想要拿下庐江城,我非得崩坏他一口牙。”

袁耀无奈,刘家人在整个扬州的威望如日中天,要是可以南撤秣陵,整个仲国就会集中力量保卫仲国的帝都。即便是如皋舰队联合红衣督帅展开南渡长江的战役,也没有办法撕开仲军的防线。只可惜刘勋经营庐江城十几年了,不愿意放弃付出了心血的城池。仲国的力量注定会分散,面对多方围攻,失败的命运早就已经注定了。

刘勋送走袁耀和张勋之后,立即重新编制庐江守军。得到张勋的兵力补充之后,刘勋成功的拥有十万人马,不过骑军仅有一千。好在楚国大军也是步军,倒也让刘勋彻底的松了一口气。

刘勋把大军分成五部,每部两万人,其中四部据守四大城门,轮番应对楚军的进攻。剩下的一部作为总预备队,随时准备应对周瑜的强攻。至于那被人忽略掉的一千骑军,被刘勋雪藏起来了,打算在危急关头作为逃出生天的保命本钱。

面对十万楚军,刘勋等庐江军民已经做好了玉石俱焚的心理准备,他们都在等待着最后决战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