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并重(1 / 2)

朱慈烺看着桌案上面的文书奏折,陷入沉思之中。

各方传来的情报,对于大明朝廷和他这个皇帝来说,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譬如说京城来的情报,后金朝廷以及多尔衮已经有了撤离到北方去的迹象,这也算是多尔衮有了清醒的认识,知道八旗军前途未卜,如果继续坚守北直隶和京城,很有可能遭遇全军覆没的危险。

多尔衮虽然比不上皇太极,不过也算是一代枭雄,如果不是因为大明的京城被李自成攻陷,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遭遇李自成大兵压境被迫求助于后金朝廷,八旗军尚没有实力进入中原,大战是需要大量钱财消耗的,后金朝廷还没有这么多的钱财支撑。

吴桥之战和景州之战,已经令后金朝廷遭受沉重打击,马栏山之战则令八旗军元气大伤,更加关键的是,朱慈烺运筹帷幄,充分利用了八旗军与李自成之间的矛盾对立,让他们互相残杀,让大明朝廷从中得利,最终的结果就是李自成及大顺军彻底被剿灭,八旗军损失惨重,大明朝廷从中得到了最大的好处。

如果不是因为钱财不是太充足,以及四川和福建等地还不是很稳定,朱慈烺早就下令让明军大举进攻北直隶,与八旗军展开最后的决战了。

朱慈烺希望后金朝廷与多尔衮继续留在京城和北直隶,毕竟他们在北直隶得不到百姓的支持,几乎不可能筹集到多少的粮草,绝大部分的开销都需要从沈阳运送过来,多铎剿灭李自成好不容易获取到大量的钱财粮草,却被明军全部缴获,如此情况之下,沈阳那边将要承受巨大的负担,可以肯定的是,后金朝廷不需要多长时间就无法支撑下去了,等到京城的多尔衮和八旗军补给不足的时刻,明军乘势发起进攻,就是最佳时机。

多尔衮与八旗军撤离到沈阳,能够得到一定的喘息时间,全力应对明军即将发起的进攻。

马士英写来的奏折,朱慈烺看了两遍,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和打败对手,这是朱慈烺一直坚持的作战方略,派遣十万大军进入四川剿灭张献忠,兵力上面的安排是没有多大问题的,而且其中五万人参与了马栏山之战,可谓是明军之中的精锐,张献忠虽然有三十多万的大西军军士,不过战斗力真正强悍的军士不多,精锐军士有五万人就很不错了。

张献忠在四川的统治力量很薄弱,众人皆知,其登基称帝之后派遣到四川各地的官员,被杀的很多,秦良玉与杨展时不时的发起对大西军的进攻,四川本地的士绅富户也联合起来与张献忠对抗,这些都令张献忠无法安生,还在竭尽全力稳定四川各地的局势。

明军战斗力远远强于大西军,又能够得到四川各界的支持,所以战斗结局没有多大悬念。

朱慈烺需要的是速战速决,时间不能够拖得太长,因为朝廷也难以承受巨大的钱粮开销。

河南、陕西与山西等地,朱大典和阮大铖等人正在竭尽全力治理,这些地方复苏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钱粮方面的支持,小冰川的气候虽然到了尾声,不过还是存在一定的危害,朝廷与地方不仅需要让百姓休养生息,还要与可能到来的天灾博弈。

南方各地的局势也不是特别的稳固,某些地方还存在拥兵自重的情形,譬如说福建总兵郑芝龙,依仗其实力雄厚的水师,不大服从朝廷的调遣。

形势发展太快,快的朱慈烺都有些目不暇接,穿越不到一年的时间,局势就出现根本性的扭转,这让他这个穿越者感慨太多,想想历史上的南明,其实是有实力与后金一战,遗憾的南明皇帝与大臣想到的全部都是自身的利益,各地总兵更是拥兵自重,严重的内讧之下,眼睁睁看着大明朝廷彻底完蛋,覆巢之下无完卵,南方的士绅富户与百姓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会试已经结束,礼部与国子监正在阅卷,一个月之后殿试就要举行。

会试张榜之后,高中的六百名贡士就要进国子监学习一个月时间,内阁、六部、督查院以及部分的地方官员给这些贡生授课,朱慈烺也要亲自给他们讲课,教授他们如何的做官,如何的效忠朝廷,如何的为百姓办实事。

这次培训意义重大,对于稳定和重振大明王朝有何举足轻重的作用。

发展商贸、征收商贸赋税,官绅一体纳粮,加强吏治,不断推进兵役制度改革等等,朱慈烺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他不可能等到彻底打败与剿灭后金朝廷与八旗军,不可能等到天下完全稳定下来,很多事情必须要慢慢开始布局,逐渐的铺开。

想要全面铺开这些事情,需要一班忠心耿耿的官吏,朱慈烺将部分的希望寄托在此次的会试和殿试上面。

当下最为重要的两件事情,第一自然是打败八旗军与张献忠,稳定南北局势,第二就是完全的掌控天下的军队,打掉各地总兵拥兵自重的心思。

掌握了天下的兵马,朱慈烺就可以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强力推进所有的事情了。

“皇上,您歇息一会吧。”

身后传来邱致中的声音。

朱慈烺扭头看了看邱致中,脸上露出了无奈的神情。

“致中,朕也想着好好的歇息一下,可事情太多了,朕停不下来啊。”

看见朱慈烺的表情,邱致中咬咬牙再次开口了。

“皇上,闯贼李自成被剿灭了,后金鞑子被打的就要逃离京城了,南方各地也稳定下来,您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满朝的文武都是看在眼里的。。。”

朱慈烺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扭头看向了邱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