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大明忠臣(1 / 2)

崇祯自嘲一笑:“我大明朝,除了这个太监,还有忠臣吗?”

他对官员们,早就失望了。

庸才,关键时刻不敢担责,有能力的官员,又贪污严重,实在是国之蛀虫。

然而,林天肯定的回复道:“有!而且有很多!这些人的事迹,诉都诉不完。”

“忠臣史可法,为官清廉,大明灭亡,再扶南明朝廷,与建奴誓死不休!”

“范景文,连续几天不吃不喝,最后全家投井而亡,忠贞不二。”

“户部尚书兼侍讲学士倪元璐全家十三口上吊自杀!”

“左都御史李邦华,投水自杀!左都副御史施邦曜毒药自杀!”

“兵部右侍郎王家彦自杀,大理寺凌义渠上吊自杀!”

“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全家投井自杀!”

“御史陈良谟全家投井自杀!”

“兵部成德全家上吊自杀!”

“兵部主事金铉全家自杀!”

这,就是大明的忠臣。

而为大明陪葬的,远远不仅这些,总计高官便有一千多名!

崇祯听到这些话,眼神微微发红:“原来,我大明还有这么多忠臣。”

王承恩连忙跪在地上:“皇上,这是我大明幸事。”

“是啊,这是我大明幸事。”崇祯满是创伤的心,终于有了一丝安慰。

林天微微一笑:“再来说说可用之臣。”

“史可法忠烈,可为当朝首辅,由他震慑诸臣,曹化淳可掌控东厂。”

“至于大明末期的武将,那更是悍将如云。”

“明末之时,一个太监带兵,都可杀得建奴丢盔卸甲,至于那曹文诏,更是明末第一猛将,可为当世吕布。”

“曹文诏现在虽死,但他还有一个侄儿曹变蛟,追杀皇太极百里,吓得皇太极丢盔卸甲而逃。”

“黄得功,周遇吉,卢象升同样也是猛将,可攻建奴。”

“孙传庭,此人也勇猛无比,可派其镇压李自成。”

“大明末期为何这么惨?是因为你没有用对人,你把这些强势的武将放到战场上,给予足够的信任试试。”

“李自成只能被打得丢盔卸甲,建奴哪能入关?”

林天一口气说完,心中舒了一口气。

眼下,林天帮助崇祯帝这么分析了一番,朝局应该算是明朗了吧?

奸臣,杀!

忠臣,提拔!

这么一拨下去,大明朝廷,绝对史无前例的清明!

崇祯的命令,将会直接上通下达,没有任何官吏,再敢违背!

皇权,将会巩固到极致!

明末,就是如此!

听到林天提点,崇祯帝连忙将这些名字全部都给记下了。

是忠是奸,他现在分的一清二楚!

“只要朝局明朗,朕的百姓便有救,多谢仙人。”崇祯郑重,深深拱手。

王承恩也连忙对着林天深深拱手。

林天笑道:“回去之后,敞开了杀吧,将朝廷杀个底朝天,杀出个朗朗乾坤。”

林天本来还想继续出题,可想了想又觉得没必要了,只要朝廷清明,就能改变许多。

至于接下来的事情,总要一件一件的办。

“奖励给你们的玉米,红薯,土豆的种子,已经发放到寝宫了。”林天提醒道。

玉米,红薯,土豆,这些在大明当时已经有了。

但是,并没有普及下去。

所以,大明的农作物,还是经常饿死许多人。

这次,索性林天就直接给他了。

“红薯,玉米,土豆?仙人,这……”崇祯迟疑。

林天笑道:“好好种,它足够养活整个大明百姓!”

养活整个大明百姓?

闻言,崇祯神情一震!

而后,他狂喜了起来。

狂喜,非常的狂喜,这位皇帝是一个在乎百姓的皇帝,听闻仙人奖励这样的神物,他怎能不开心,怎能不欣喜?

“这么说来,我大明百姓不会再被饿死了?”崇祯帝哈哈大笑。

林天颔首:“这些产量很高,亩产三千斤应该是可以的。”

三千斤!

这个数量,可以说十分恐怖了!

崇祯大笑,他笑出了眼泪,而后忽然退后一步,双手拱在一起,郑重的对着林天深深弯腰:“仙人,请受朕一拜!”

“受整个大明一拜!”

“受天下苍生百姓一拜!”

林天有些受宠若惊:“受不起。”

然而话还未完,崇祯便深深拜下。

他是一个好皇帝,很在乎百姓。

如今得到这样的神物,他怎能不感激林天呢?

林天连忙将他扶起。

只是,在这样的感激中,崇祯又想到了农作物的种植期也需要很久。

而眼下,大明是极度的缺粮啊。

他欲言又止,生怕向仙人问的太多,却又担忧百姓吃不饱,还会饿死人。

考虑再三,崇祯还是连忙道:“仙人,眼下大明的粮食就很不足……”

林天稍微一想,便笑了起来:“若是没有粮食,就派沐家去越抢吧。”

云南沐家,世代镇守云南,而那时候的越n国哪能挡住大明的铁骑。

此话一出,崇祯眼神一亮。

“好办法,多谢仙人,多谢仙人!”

……

于是,崇祯满载而归的回去了。

待刚刚走出光圈,崇祯果然看见了地上留下了大包小包的种子。

崇祯神情一喜,连忙打开,抓了一把种子在手中。

种子很粗糙,有些割手。

然而,这位大明皇帝却死死的用手攥着,而且越攥越紧。

“这是大明的救命良方啊。”崇祯帝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

有此物,百姓以后都不用饿肚子了。

这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崇祯帝爽朗的笑声,在皇宫中响起,他吩咐身旁的王承恩道:“立刻将这些种子交给皇农种植,让他们务必全心全意,绝不可有半点懈怠!”

“是!”王承恩连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