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直奏(2 / 2)

大叛贼 夜深 2365 字 2021-08-04

在前明,负责大内膳食的机构是光禄寺,这是一个庞大的机构,无论是皇帝、皇后、妃子、皇子、公主还是普通宫女、太监等的一应食用都由光禄寺来进行负责。

满清入关后,其基本按前明的规矩,但取消了光禄寺这个职能,改设御膳房,说起来也只是换汤不换药的方式。无论是光禄寺又或者御膳房,这样的机构存在,铺张浪费是免不了的,再加上皇家用食不仅讲究用料,更注重安全,所以朱怡成在考虑这点之后对其进行了调整,以控制费用支出,减少浪费。

其实这个问题是每个朝代都避免不了的,这也不是朱怡成能够完全控制住的。无论中外都是如此,就在后世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原因。所以说,朱怡成现在也只能通过各种手段也尽量控制和压缩,再加上他这个皇帝和其他皇帝不同,对于民间情况不像那样养在深宫的皇帝一无所知,何况如今的皇宫大内无论是太监还是宫女的数量相比之前已减少了许多。

像现在,朱怡成的早膳就是很普通的包子、稀粥再加些酱菜什么的。由小厨房制作,东西很对他的胃口,说起小厨房就不能不提皇后李娟儿了,这个小厨房当年就是李娟儿为朱怡成弄的,有时候李娟儿还会亲自下厨做些小菜什么的,到如今也已成了朱怡成的习惯。

今天的朱怡成胃口不错,吃了三个包子喝了两碗稀粥再加一叠酱菜,用完之后,朱怡成放下筷子,从边上取过准备好的毛巾擦了擦嘴,同时目光在不远处一扫,只见一个随从太监正提着笔拿着个本子记着什么,见到这朱怡成心中微笑,同时又有些无奈,因为那太监是在记录朱怡成的起居日常,而现在就在写他今日早膳进了些什么,进了多少,进完之后是否满意的这些鸡毛蒜皮之事。

随着他这个皇帝做的越久,一些规矩也逐步完善。尤其是还都北京城后,许多大内中的条例也按照历朝代的方式开始运转起来。其中起居录就是如此,一开始朱怡成很不习惯,意图直接取消这个规矩,但他的做法却得到了不少人的反对,无论大内或是朝中,许多人认为为皇帝作起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而且这样也能为皇帝的身体健康着想,就连皇后李娟儿也支持这点,无奈中朱怡成也只能允了下来。

“以前看书,总觉得有君王讲,皇宫内就是一个大大的笼子,当时还觉得这种说法太过矫情,而现在却身同感受,的确如此呀!”朱怡成心中微微摇头,做个皇帝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就连他这样的中兴复国之主都是如此,何况那些普通皇帝呢?

而且,传统的力量也过于强大,朱怡成有心改变,但也不能想改马上就能改的。这些都需要时间,也需要一步步的来。这也是朱怡成先改革皇子教育,从根基上杜绝以后他的子孙当猪养的可能,等到将来民间风气大开,逐渐再以下影响上层的时候,一些规矩自然就能水到渠成地改变了。

正想这此事的时候,一个太监匆匆跑来,到了殿外轻声向里面的人打着眼色,在一旁伺候的小江子顿时见了走了过去,然后就见他侧耳听了两句,就转了回来。

“皇爷,太子少师、翰林院掌院学士、礼部右侍郎汪景祺有奏书呈上。”

汪景祺的太子少师是朱怡成为褒奖他的加衔,同时汪景祺的文采出众,给他这个加衔也是让他有时间教导太子甚至其他皇子学业,所以汪景祺在皇家学院中也有兼职,只不过去的极少罢了。

以汪景祺的本官来讲,他是没有资格直接用这种方式把奏书呈至大内的,六部官员包括翰林院上奏必须通过军机处,除非是朱怡成特旨的寥寥几人,因为身份地位极高,或者特殊又或者在外督扶地方或领兵的原因,才有密奏的权利。

但是汪景祺的太子少师加衔却是不同,这个加衔属于东宫属官,是太子属员。说白了在后世用普通的方式来解释,那就是中央顾问委员会成员,负责中枢最高决策人的顾问和包括辅助接班人的身份。

正是因为这层不同,汪景祺才有这样的权利,但一直到现在,这种情况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而汪景祺是头一个利用这个身份一不是密奏,二不是通过军机处,三不是在朝堂,却直接私下把奏书递到皇帝面前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