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打开电视,听到了《以父之名》,深深地震撼了我!
没看过教父电影的朋友,可能不太能get到。在这里,我真诚地推荐罗林的歌迷朋友,尤其是男生,去看看《教父》三部曲,不止是为了读懂罗林,更是为了自己。
现在,让我们戴上耳机,一起感受这首流行音乐中的艺术品,融入了说唱和复调,带有强烈宗教色彩,大气恢宏的古典乐章。
“一个人说了一大段英文,一个男声喊‘叫!叫!叫!’,随后一个大妈‘啊~啊~啊~’”挺有意思地概括了这段长达一份多钟的前奏。
在第一句念白落下时,弦乐拉响,这是最为神圣和庄严的教堂才会响起的旋律,古典吉他在一旁,沉稳地伴奏。
吉他的音色很“湿”,仿佛真的被“微凉的晨露”给沾湿了。在中提琴的拉奏中,男声虔诚念诵着圣经祷告文,深远的回忆、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双簧管华丽柔和的音色,点缀着悠远回忆。
30s处,弦乐变得长线条,神圣突转诡异,第二句末尾的和声进行至副下属和弦,如圣洁的天使堕落成魔,而女高音在此刻开始吟唱,仿佛要为祷告者罪恶的一生带来救赎。
低音部的弦乐营造的诡异氛围被女高音吟唱带来的圣洁感所中和,光明与黑暗,圣洁与罪恶交织,带来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感。
如《教父》影片的最后一段震惊影史的蒙太奇,清扫五大家族的血腥杀戮之间,麦克在婴儿圣洁的洗礼中,正式成为教父。而此刻,老旧管风琴在角落,一直一直一直伴奏。
罗林看着这篇文章,不住的点头,分析的很到位!
51s处,低音贝斯和鼓点进入,吉他音色的riff变为更具节奏感的一段琶音,此刻,吉他和钢琴从弦乐的手里接过主导的地位,为这一古典乐章融入现代的气息。
1分04s处,贯穿全曲的合成器音色响起,悠远、神秘而又带着忧郁。似愤怒又似痛苦的男声“啊”,贯穿了主人公的一生。就像无论mv里的周杰伦,或是《教父》中的麦克·柯里昂,复仇和荣耀是他们一生的主旋律,而随之带来的罪恶与痛苦,也伴随着他们的一生……
85秒的篇幅被大手笔地花在了前奏上,但这85秒完成的,绝不仅仅只是以父之名的前奏,更是那华丽复古乐章的序曲。这是何等的意境深远、气势恢宏。我个人认为,这85秒所营造出的画面感和对全曲气质的塑造,放眼乐坛,至今无一能战。
华语乐坛不缺会写旋律的人,但论起节奏,不夸张的说,在这一黄种人硬伤的领域,罗林对几乎整个乐坛,完成了降维打击。被人视为罗林第一神曲的以父之名,其实说白了,只有两段旋律,其余大段主歌,都是节奏的爆炸输出。
第一段主歌的节奏放在罗林的快歌里并不算复杂,以父之名在我这里,是全程高能,全曲的配唱皆可封神。
1分48s,主歌进入第二段,叙事变得急促,被人逼迫和催促的感觉愈发强烈。就像是着急着把整个故事讲给你听,就像是他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就像是、就像是在生命走到尽头之前,故作镇定的叙说。
这时的Flow也发生了变化,“前面的人都有罪,后悔也无路可退”的32分音符是演唱时一大难点。顺便一提,“就像边笑边掉泪凝视着完全的黑阻挡悲剧蔓延的悲剧会让我沉醉“每句前,都有个休止符,是一个极少人发现的小细节,最后一个休止符更是没见过有人唱准。
这一段的歌词也是逼格满满,“以父之名判决,那感觉没有适合词汇,就像边笑边掉泪,凝视着完全的黑,阻挡悲剧蔓延的悲剧会让我沉醉”。
就像《教父》中的麦克,为保家族稳定,处决曾经关系最好的二哥。作出这种灭绝人性举动的他们,内心深处,会不会也曾是善良的呢?
我想,西装革履、梳起头发与一众黑手党大佬觥筹交错、谈笑风生的罗林,棕色墨镜下的眼神最深处,和那双手沾满鲜血的麦克一般,是那个干净纯粹的西西里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