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萨城,后世斯塔夫罗波尔)
“大王明见万里,确实如此,镇守科萨城的是布兰斯的外甥苏乌特,他在城堡里安置了一万部族骑兵,城外还有一座骑兵大营,互成掎角之势”
“原本白孝德大将军手下是有六个正规营的,其中一个营去了敖德萨,一个营去了沙克尔,对了,就是聂峰那个营,于是在科萨城就只有四个营了,等到春天一到,苏乌特立即出动了,两座大营各出了五千骑......”
“等等”,孙秀荣似乎想到了什么,“他们的战马就算是在冬季也是吃干草的,肯定储存了草料,但他们肯定是舍不得让马匹也吃粮食的,于是......”
苏希杰点点头,“大王猜的完全没错,与碎叶军相比,无论是科萨人,还是诸部,他们的战马在眼下都是羸弱不已,科萨人的战马还可以隔三差五吃上一些粮食,但诸部就不可能了”
孙秀荣接过了话茬,“也就是说,对于部族来说,他们出兵的时机要不是夏秋,要不是冬季中段,也就是大河刚刚封冻不久的时候,那时战马虽然也有些羸弱,但毕竟还有秋季的余膘可耗”
“是的,这也是马扎儿人、佩彻涅格人、保加尔人在此时轻易不敢动的原因,其实,如果我军刚刚杀入科萨汗国境内时,这些部族如果齐心合力援助布兰斯,我军也不可能轻易地在北高加索腹地任意穿插”
“他们原本是想坐山观虎斗的,没想到却失去了唯一的战机”
孙秀荣点点头,说实话,北方诸部的动向才是他在实施这次科萨攻略时最担心的,如果一开始三部就汇聚大军前来北高加索腹地支援科萨汗国,碎叶军能否站住脚还真不好说。
但战争除了讲究实力,考验的就是心理,谁叫他们依旧还是一个汗国呢?既然是汗国,就只能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就好像突厥汗国,匈奴汗国,如果长城以北诸部全部团结起来,一次性真正投入百万骑兵南下,就算是白起复生,李靖再起也是徒呼奈何。
中原王朝有史以来的最大危急就是檀石槐那一次,那次他真正纠集了上百万大军,可惜中途暴死,然后,强大的鲜卑就四分五裂了,否则,历史的进程还真不好说。
“苏乌特刚一出来就遭到了白孝德的迎头痛击,正如大王所料,苏乌特麾下都是部族骑兵,刚从漫长的冬季缓过来,正是最羸弱的时候,战斗只进行了半日就结束了,苏乌特的大军折损过半,最后只得再次返回城堡据守”
“至于白城、杰尔宾特,这两地原本就是波斯人经略北高加索的重地,放到大唐,那就是朔方和云中,故此,除了城堡较大,防线也很牢靠,同时也靠海,粮食可以方便地运到那里,故此,微臣估计,这两地至少还能坚持三个月”
“三个月?你是如何得出的?”
“大王,眼下已是绿草悠悠的春天了,马匹对于气候十分敏感,就算强关在大营里,它们也会躁动不安,不过只要是城堡就有粮食,按照我军过去的经验,将粮食给战马集中喂养大约七到十日,它们还是能短暂地恢复到一定的能力的”
“科萨人肯定也知道这一点,于是,对于他们来说,在春天来临后不可能还是在城堡里据守,何况还是在马扎儿人、佩彻涅格人、保加尔人全部退却的情形下”
“于是,就必须有一个地方打开缺口,此地显然不会是军力微弱的塔曼港,也不是全部是部族骑兵的科萨城,只能是还有大量主力骑兵的白城或者杰尔宾特”
“特别是白城,那里是科萨人的都城,原本是波斯人的省府,科萨人接手后在靠近西侧的山上又修建了一座山城,两地相距约莫五里,南北都有城墙与之连接,城墙南北间相距同样是五里”
“也就是说,白城里的战马现在可以放出来吃青草,根据我司之前的情报,白城设有两万大军,其中常备精骑有一万人,全部由甲胄,至少有一半有铁甲,另外一半则有皮甲,原本是由苏乌特统领的,苏乌特驻守科萨城后转由布兰斯的幼子利维统领”
“大王,这利维年仅二十,却最受布兰斯喜爱,何也?”
“你以前不是说过,此子十余岁那年就在君士坦丁堡为质吗?难道他学会了罗马人的骑兵战术?不对啊,罗马人并不擅长骑兵啊”
苏希杰摇摇头,“我们的情报有误,利维只在君士坦丁堡待了三年,在那一次罗马人、大食人分别派人去白城劝说科萨人加入他们的宗教后,科萨人虽然选择了犹太教,但至少与罗马帝国、大食国的关系都不错”
“那之后,在君士坦丁堡为质的就改成了次子西蒙,而利维则改到大食国的大马士革担任质子,就是在那里,此子不仅偷偷学会了大马士革人冶炼钢铁的技术,还学会了大食人的骑兵战术”
“大食人的骑兵战术?他们有什么战术?无非是能够忍饥挨饿,在荒漠里来去如风罢了,他们不通射箭之术,甲胄、弓箭还是向波斯人学来的,他们通晓骑兵之术,最大的依仗就是马匹”
“他们的马匹能够与突厥马一样富于耐力,还高大得多,这才是他们的长处吧,难道游牧部族出身的科萨人还需要向大食人学习骑兵之术,着实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