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昭襄三年(下)(2 / 2)

雪峰、针叶林、黄叶,潺潺的溪水,用力吃着最后一波牧草的牛羊,置身于高加索山腹地,绝对让人流连忘返,若是大诗人李白在此,肯定会留下脍炙人口的名篇——岑参已经出了一本诗集了,王昌龄流传后世的名诗也在不断累积中。

“最短三日,最长一周”

牵着马,看着四周的景色,南弓熙的心情稍好了一些,不过对于他来说,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他面前。

“高加索山在秋冬之际,在下雪之前会有一场雨,雨后冬日便正式到来,高加索山的秋雨一下就会连绵几日,若不加紧的话,对于携带了大量火器的碎叶军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他顿时恢复了凝重肃然之色,大声呵斥起来,“他娘的,都别磨蹭了,加快!”

“家父已老,南弓部的荣誉终究需要我来支撑”

一想到这一点,刚才稍许的颓废便无影无踪了。

没多久,他牵着马来到山道左侧一处山坡,看着这支与孙孝恭、康孝荣并为“山地三杰”的精锐山地营,心中又掀起了万丈豪情。

南弓熙自有他的信心来源。

到了此时,距离孙秀荣从怛逻斯起事已经过去二十三年,以大秦国的规制,在孙秀荣的带领下,五年就会做一次大的规划,幸运的是,每一次规划的内容大多都实现了,这便是四个规划了,第五个规划正在实施当中。

眼下这支山地营正是第四个规划成果的体现:

火炮彻底舍弃了沉重的超过三百斤的重炮,而是清一色的两百斤、一百斤的佛朗机炮,拆开后最沉重的炮身也只有百余斤,一匹驮马就能轻松胜任,加上子炮密封性很好,更是让山地营坚定了使用佛朗机炮的决心。

既然是山地营,太长、太重的冷兵器也不合适携带,少许虎枪加上普通长矛、长刀、短刀就是全部,当然了,大量强弩、弓箭的装备便于在埋伏时使用那是应有之意。

由于山地气候复杂,他们还有专门的雨具——一件用麻布涂抹油料制成的雨披。

他们携带的马匹也是耐力极好,并擅长跋山涉水的。

......

南弓熙唯一有些安慰的事,他这个营头的都虞侯是聂叙魏龙。

聂叙魏龙可是聂叙丹樨的儿子,大王的义子,身份贵重,将这样的人物放在自己的营头里,显然也是对自己的看重。

当然了,兵部可不是这么想的,聂叙魏龙才二十余岁,除了精通碎叶军的各种操典和规定,还善于扮演侦骑的角色,眼下就是他带着两百先头部队处于最前面。

与普通营头侧重骑兵不同的是,此时的山地营只有一千专门的骑兵,取而代之的是一支总数在五百,步骑各半的精锐部队,这支部队寻常作为先锋或者殿后部队存在,既能结阵就地防御,又能主动出击。

平时还要作为侦骑四处巡弋,而聂叙魏龙带领的这两百骑兵更是其中最精锐的力量。

他们都牵着马,不过里面只有一百是真正用来肉搏的骑兵,另外一百则是综合能力极强的轻步兵,他们最擅长爬山涉水,能够一口气登上高达几百米的山峰,也能在完全没有道路的山林里穿行无碍,还能遇山开路,逢水搭桥,可以说是山地营的精华所在。

他们才是真正的侦察兵,因为在深山里没有多少机会能让你策马奔驰,而另外的一百骑兵则是骤然遇敌后通风报信,以及在地形合适的情形下直接冲破敌人,大杀四方者,他们都是一人双马,随时为骑兵、战马配上重甲的。

聂叙魏龙的先头部队与主力部队之间的距离约莫十里,由于山林复杂,寻常用的三十里强遮蔽就不太合适了,十里最为合适,因为在这个距离,就算与主力的之间的道路被敌人切断,联络、汇合起来也十分方便。

自从碎叶军横空出世后,克拉苏山道就没有人在里面设置关隘军堡了,这倒方便了山地营的通行——不过话又说回来,作为横穿高加索山中端的唯一一条山道,山南山北的势力都会隔三差五前来探查。

此时,就是显示山地营虞侯军实力的时候了。

等聂叙魏龙带着先头部队走了一日道路后,他已经抓到了不下五个在山道上探头探脑的人,这里面既有山匪,也有科萨汗国那边的人,如果不将这些人清理,等大军抵达大山的那一头,将会面临更多的阻碍,或者被敌人半路设伏也不是没有可能。

于是,那一百身轻如燕的步军就排上用场了,就算有漏网之鱼从山上跑回去,只有极少的可能能跑过这些人,因为既然是山道,那肯定是路途最短、最好走的地方,你就算发现了碎叶军的踪迹,想要从山上提前跑回去汇报几乎不可能。

在碎叶军望远镜的加持下,山地轻步兵加上骑兵的存在,几乎一切都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