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挨着大都护府的就是天山大学,只有五十人的天山大学占据了一整座三进的院落,第一进就是他们的试验室,第二进是课堂、操场等,第三进自然是歇息的地方,抛开教室,还有一百间房舍,除去料理食堂、护卫、杂物等人员居住的,大学的学生做到了一人一间。
里面有火炕一,桌椅一,会客所用家私一。
根据学员们的喜好,一共有十间实验室,其中有一间实验室却是建在一座小山里。
那自然是用来进行锻冶试验的场所了。
这里,是孙秀荣近期最为看重的。
前面的章节曾经提到过孙秀荣问起席元礼用石英砂烧制玻璃的事,席元礼只负责将这里在实验室里完成的产品在外面正式大窑里进行批量烧制,像玻璃这种高端活计,席元礼以及他手下的工匠自己是摸索不出来的。
这个任务如今便落到了贾耽的头上。
一座比正式大窑小一半的小型炉窑正在冒着黑烟。
既然是实验用的炉窑,这里肯定用到了各种材料,比如木材,普通煤炭,优质煤炭,经过大量的试验后,贾耽确定了并不是燃料的问题,关键问题还是孙秀荣所说的两个,一个是温度,一个是添加铅料的时机。
这一日,他接近成功了。
在采用了两个密闭良好的风箱后,炉窑的温度在短时间里就将石英砂融化了,而添加铅料的时机在经过三个月的不断试验,耗费大约一千贯钱的铅料和燃料后,所出的“玻璃”终于接近透明了。
饶是如此,十批出料也只有一批成功。
但这已经相当不错了,以前,一百批也没有一批接近成功,能烧成琉璃的就算不错了。
有了一成的成功,就不愁没有两成、三成了。
何况孙秀荣并不想将玻璃用在容器上,而是为了磨制望远镜。
孙秀荣已经将贾耽失败了无数次的偶尔得到的几块玻璃磨成了凸镜,然后将凸镜放置在长筒里,这样的望远镜倍数大概有三倍,虽然已经是一个惊喜了,但离用在军事上还不够。
孙秀荣磨制镜片采用的方式是后世明代时苏州工匠的方法,不过他将那里的牵陀车改成了车床,车床的工作方式是脚踏式。
在用矿石砂、白泥、砖灰对镜片进行磨制、抛光后,可以将其磨成凸镜或凹镜,用在望远、放大、近视等各种用途上,这个工作需要极度的耐心和小心,比磨铳管还要复杂得多。
孙秀荣虽然醉心于科技,但也不可能让自己全部沉浸在这些工作里。
天山大学虽然只有五十个人,不过在学校旁边还有一座全军性的“碎叶军中等学校”,是将五年制的中小学堂毕业后的动手能力强的一些人抽调出来继续深造的,人数也不多,每年大致有三百人。
眼下碎叶军人才奇缺,自然不可能对学科、工种分的太细,大学里的人既要懂得理论知识,还能动手,不过他们也有帮手,中等学校的学生就是他们的帮手,三百人,分到每人头上就有六名助手。
这就足够了,在实验室完成的东西,在标明工艺流程、配方后交给席元礼他们去做就行了。
于是,贾耽也有六名助手,孙秀荣将磨制镜片所需要的材料、比例、大致的温度、流程交给贾耽后,便由贾耽传授给这六个人。
有了一成的成品率,意味着碎叶军正式走上初级工业时代了,而有了天山大学的光学知识,贾耽也会对孙秀荣的经验稍作修订后具体化,让他的徒弟们磨制镜片更加得心应手。
眼下,在孙秀荣的书房里就摆着一具贾耽磨好的望远镜,外框是铜制的,里面嵌着几块镜片,按照贾耽的说法,此物可以目视五倍远的地方。
但由于镶嵌了太多镜片,以及为了保证镜片之间的作用,此物至少有一米长,且很沉重,如果拿着这样的东西外出打仗,自然是有用的,但并不很方便。
作为过来人,孙秀荣一眼就看出问题的所在。
一是镜片的厚度;
二是镜片与铜套之间的连接;
三是镜片的个数。
他将这些问题抛给了贾耽,并提出了大致的改进方法,比如伸缩式铜套,至于如何将镜片磨制的既能达到效果,又能薄一些,小一些,就需要贾耽和他的徒弟们进行大量的试验了。
这需要在另外一个实验室完成。
“磨镜室”。
在小山的背后,有另外一处小窑,正在试验的是陆地所用的五百斤野战火炮。
船用的因为对重量要求不是那么高,故此可以粗糙一点,可以厚重一点,但在陆地上用的就不能如此了,在野外作战时,碎叶军的偏厢车主要装载的肯定是粮草,能够提供给火炮的空间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