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准备出发了(1 / 2)

朱允熥迟迟没去倭国也是再等济南的事情解决。

那里的事情若能解决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若是不能解决他多少也能出些力。

毕竟银矿的安稳开采也直接关乎到了朱大福后续一些事情行进是否顺利。

现今济南之事已解决,他也该走了。

朱元璋在早朝上定下了对黄子澄的发落之后,在早朝结束之后便有旨意到了朱允熥手里了。

有了旨意,那才实实在在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拿着旨意,朱允熥先去找了朱大福。

朱允熥所做之事与朱大福的一脉相承,即便不是因为朱允熥好朱大福的血缘关系, 也是需要他们之间不断联络的。

虽说朱允熥需要做的就是把银子拉回来就成,但接收银子之事则是由朱大福负责的。

拉回来多少,接收了多少。

什么时候拉,什么时候停下,这些都是要由朱大福说了算的。

朱允熥知晓朱大福忙,留在京中的这几日也很少去找朱大福,这也是快要走了, 才寻了过来。

朱允熥在找过来的时候,朱大福正在宝钞提举司研究新式宝钞。

当下的这种宝钞仿照很容易, 流通到市面之后百姓也很难分辨出真假,想要彻底让那些假钞没有存活的余地,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百姓都能辩认真假。

只要百姓都知其是假的,没人愿意收,那他自然也就流通不出去了。

朱允熥过来后,朱大福把手里搅拌着的纸浆交给旁边的小吏,随之便去见了朱允熥。

朱允熥每次见到朱大福都会喊哥,这次也不例外。

朱允熥喊了声哥,朱大福招呼着他坐下,道:“怎寻到此了?是有何事?”

朱允熥若无事来寻他的话,一般都会是在朱大福清闲的时候。

现在来这里寻朱大福,肯定是有事的。

朱允熥直截了当,道:“哥想必已经知晓了,黄子澄要随我去倭国搞教化了,我打算带着他明日就出发, 玉龙书院的那些人请七叔和十八叔派人护送, 路过山东的时候把他们一块拉上。”

这个主意还是朱大福给朱元璋出的,听到朱允熥说的这些自也没什么出乎意料之处,唯一所诧异的就是他意见的分量怎会如此重,每次出意见几乎能被采纳。

朱大福一直想不明白,朱元璋既然对他如此倚重,怎就从来没召见过他?

想着这些,朱大福只是愣了一下,随之便回过神来。

目前想不明白其中的缘由那也只能不想了,只要他坚信他目前所做的这些事情是正确的那就可以了。

总不能他想不明白,当前所发生的这些事情就置他所认为是正确的事情而不闻不问。

“我是知道此事,早些过去也好,当下倭国的事情并非像表面那样风平浪静,暗流涌动中能把教化推动起来才可最终解决问题,无论是黄子澄还是孔仁,这些人满口仁义道德,实则却是自私自利的很,此虽为发落其实却也是一个成就功业的机会,但他们很大程度上不会珍惜,反而会搞风搞雨,弄出比现在还乱的局面来,所以说对待他们也是要多几分防备的,更不要客气,只要让他们不得不尽忠职守做好他分内的事情,那倭国距安定也就不远了。”

朱大福也就是与朱允熥说说自己的意见罢了,其实只要有蓝玉在,黄子澄这些人根本就掀不起什么大浪来的。

在大明,黄子澄这些人在没犯错的前提下又比蓝玉这些武将地位高,都不是蓝玉的对手。

更何况以戴罪之声到了相对来说是蓝玉的地盘呢。

之所以他要告诉朱允熥这些,也不过是防止他对黄子澄动了恻隐之心罢了。

毕竟来讲,黄子澄那些人可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