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挪开脚,解缙郑重起来。
陛下对他有知遇之恩,不管这小子是谁,即便这小子目不识丁,他也收了。
“《论语》可读过?”解缙问道。
既要收学生,那就得先考察一下学生的学识,如此方可对症下药。
“四书五经均涉了些。”朱大福谦虚回道。
为了能在这里活的顺风顺水的,他用签到的积分兑换了个帝王政治智慧。
没想到,这帝王政治智慧把四书五经等一些古籍都包涵了。
现在的他,对四书五经这些古籍掌握的可谓是相当透彻了。
“季氏篇,你来背诵一下。”解缙开口。
先掌握了背诵,方才能透彻理解圣人所言。
朱大福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背诵道:“季氏将伐颛臾...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滔滔不绝,一口气背出,没有任何停顿。
解缙愣了一下,满是不可思议,随之又道:“《礼记》中庸篇。”
解缙震惊,朱大福倒是淡然。
紧接着,又脱口背诵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小人而忌惮者。”
背到一半,解缙掐头去尾,打了个头道:“哀公问政。”
背诵突然被打断,朱大福却没有任何卡壳。
停顿都没有,继续又道:“”文武之政,布在方策...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滔滔不绝,行云流水,滚瓜烂熟。
不知何时,朱元璋已出现在朱大福身旁。
他本是想留出空闲,让解缙给他大孙上好第一课的。
没成想,朱大福竟给他吃了这么一惊。
在朱大福的背诵刚刚结束,朱大福便带着几分迫不及待,问道:“可对?”
解缙自认为自己经史子集掌握的已算出色了,怎么着没想到眼前这小娃娃竟能把如此生僻的东西背诵的这么流畅。
解缙点头,回道:“全对,没有任何疏漏之处。”
若非他提问的这些都是随机出口的,他都怀疑是有人帮着作弊了。
听了解缙的回答,朱元璋脸上满满的都是自豪,一巴掌拍在朱大福肩膀上,盛赞道:“好小子。”
原以为这小子长在乡野,知识会有所匮乏。
想不到,竟给了他这么一个惊喜。
看来他这大孙虽生在民间,却完美继承了他朱家的优点啊。
唉,只可怜他儿,看不到这么优秀的大孙了。
朱元璋心情突然不佳,朱大福一眼就看了出来,道:“老吴,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朱大福观察细致入微,朱元璋很是欣慰。
果然是他大孙,够孝顺。
朱元璋回道:“看着你背书,咱突然想起咱儿子了。”
听到此,朱大福动容了。
少年丧父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老吴把人间至痛都尝过了。
真是个可怜的老头!
说着,朱大福双手搭在朱元璋背上,劝道:“人死不能复生,你也不能一直沉浸在此,不然身子受不了的。”
...
正当朱元璋感受着朱大福这孙子的孝顺之际时,门口嘈杂后,响起了一阵骂骂咧咧的声音。
高成拦了半晌没能拦下,只能进来报道:“福哥,那鸿发酒楼的少东家来了。”
话音才落,朱大福起身。
这事儿他还是得自己解决,那江夏侯好歹是个勋戚,可不能给老吴找麻烦。
才走至门口的周骥身旁。
周骥当即开口,道:“可想好了,第一第二选哪条?”
他怎就认定,他要在第一第二条中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