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河西(2 / 2)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4269 字 2022-11-25

因为皇帝把东部整编成十二部都督府,现在鄂尔多斯内部也很混乱,别说反对皇帝设县驻兵了,就算想尽快把这各部整编好,都不容易。

自从多伦会盟回来,蒙古王公们都有点沉默,以往他们做为成吉思汗的守陵勇士,跟大明打打停停二百年,从没怂过。

但这短短的十来年,先是被林丹汗痛揍,被迫臣服,接着又被女真人痛揍,再次臣服。

然后现在虽没被大明痛揍,但大明横扫后金,杀死苏尼特的腾机思兄弟跟碾死只蚂蚁一样,还是让他们非常受震动的。

明军的铳炮之威,军容之整,也让他们对自己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他们感觉自己不行了,谁都能揍他。

他们连林丹汗都打不过,而林丹汗被后金揍死了,后金又被朱以海揍死了,所以他们面对朱以海,根本生不起半点反抗之心了。

做为达延汗六世孙,从达延汗授其子巴尔斯博罗特为鄂尔多斯万户首领,到他都第六代了,可从济农到鄂尔多斯汗,他曾经的雄心壮志,也在一次次的兵败中被揍没了。

连自己的兄弟,也没有勇气,他也就彻底的没了想法。

就这样吧。

起码鄂尔多斯草原,和大半个后套平原,以及狼山北的草场,不是还保住了吗?

朱以海在宁夏检阅了驻防御营。

宁夏在明朝属于九边重镇之一,修有长城防御,在考虑许久后,朱以海还是把宁夏划归绥远省。

而原归甘肃的平凉、泾州、庆阳这三个六盘山以东地区,划回陕西管辖。

陕西地界便是北及长城边墙,西及陇山,其南面则是越过秦岭,把汉中、兴安和商洛三府划入,东抵黄河为界。

甘肃省地形则比较特殊,西抵敦煌,南至白龙江,东及陇山,北抵长城。

经河西走廊通西域,沿河湟谷地通青海,顺黄河直入河套,沿渭水直趋关中平原,沿白龙江还可以直抵汉中或是进入四川。

这块地可以称之为中原王朝的一把利剑,剑锋直指西域,剑刃两侧是青藏和蒙古,这块地方是绝不容有失的。

河西走廊和河湟谷地是陇右米粮川,是经营陇右的支撑点。

明朝为防蒙古,甘肃的长城,从宁夏修到肃州嘉裕关,曾经失去了关西七卫之地,哈密也是两夺两失。

到如今大明重返敦煌,屯兵星星峡,甚至蒙古各部都纷纷归附臣服,不过在检阅兵马之后,皇帝并没有表现多少轻松。

这一路西巡,倒不算疲惫,最主要的还是他发现西北边地的现状,比预料的还要差许多。

不说之前长城以北的地方,就算到了宁夏,这长城之内,九边重镇,在刚经历了多年战争,尤其是这次动乱后,也非常残破。

人口稀少,工商凋敝。

不少官员请求对那些乱民从轻发落,仍许他们回乡耕种,或是打散再安置,也有人提出把乱民打散后附于汉庄的。

但这些请求朱以海都否决了。

既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饮鸩止渴。

如今在西北,洪承畴吴三桂张勇等人的名字,能够小儿止啼,甚至连皇帝都被骂为暴君。

但既然决定做了,就得坚定不移的做完。

宁夏西门镇远门城楼上,皇帝跟文安之等大臣在欣赏着这北地雪景。

多年战乱饥荒人口锐减,现在更是少了近半人口了。

对于这样的边省,一下子少了这么多人口,是很可怕的事情。

争议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现在损失人口太多,朝廷现在也没办法迁来这么多人。

严我公的提议,算是个折中方案。

吴易的太过宽松后患很大,朱大典的则成本太高,且会让陕甘人口大流失。

朱以海在犹豫。

他得权衡利弊得失。

最终他还是决定同意严我公的建议,这次西巡,他也发现虽然蒙古、女真等纷纷臣服,大明也终于再次迈出长城之外,但现在各地不管是建驿站还是屯兵筑城,都极缺人口。

没有人口,那一切都能长久持续。

朱以海郑重道,“可以按严先生的建议办,但有一条是红线,绝不能逾越……”

“就按严先生的建议办吧,先拟一个详细具体的章程出来。”朱以海最终拍板。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