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抚标覆灭(1 / 2)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3505 字 2021-12-16

土国宝退守西郊的穹隆山扎营,抚标各营很快赶回来汇合,但是李率泰的八旗骑兵却始终没有消息。

他的一颗心越提越高,都提到了嗓子眼。

“探听到进苏州城的是哪支人马没?”

“伪明江南提督朱武,探马看到他带大部队入城了,入城的明军超过两万,还有不少人马屯驻于吴江、同里、真义等外围,据说到处都是伪明兵马,乌泱泱的数不清,怕不下十万之众。”

“放屁,伪提督在嘉兴被严我公李遇春打的落花流水,前后都被俘斩上万,投降招安的都有几万,他现在还不知道躲在哪个湖里哪座山上或哪个海岛上藏着呢,他能撒豆成兵不成?还十万兵马?”

土国宝暴跳如雷。

杨国海劝舅父,“阿舅,我联系上了几个往来的盐贩,他们说现在苏州城里确实进了许多兵,两万只多不少,江南提督的旗号也早打出来了。”

土国宝咬牙切齿不吭声了。

“是不是从浙东新来的兵?从海上过来的,然后汇聚了松江昆山各地的叛军?”

土国宝气的头发晕,现在已经没时间去猜测这朱武怎么来的,又怎么变出这么多兵,而是他们现在该怎么办,后面是太湖,前面是苏州,如今他们已经进退无路了。李率泰的八旗兵迟迟没消息,他们在这已经非常不安全。

“朱武如果真有数万大军,突袭夺了苏州,那接下来岂会放过我们?只怕马上就会来围山攻打!”

诸将都面有惧色,标营加起来也才千余人马,从昨夜打到今天,也已经疲惫,现在突然杀出这么一支大军,他们毫无防备。

既无城寨可守,也无粮草辎重。

这穹隆山也不是什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

可此时再想撤,已经来不及了,从苏州到周围,如今都是这伪提督朱武的人。

“大家做好坚守的准备,再派人去找李率泰,还有,向江宁求援!”

“但愿能够坚持援兵到来!”

可惜,土国宝的祈求没有奏效,很快就有明军骑兵出现在山下,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兵马开到。

幸好此时天完全黑了,这让土国宝他们多了些时间,山下的明军点起篝火举起火把,划地分守,封锁山上。

土国宝等看着越来越多的火把,个个脸色灰败,只得喝令着千余士兵也点起火把,连夜伐木挖沟立垒修寨,希望能够借助地形抢建一个寨子出来。

等到天亮之时,寨子也只是立起了几堵栅墙,伐下的树枝削尖插入地上,勉强立起一道防线,时间太短,天又太黑,根本来不及挖壕或立箭塔,这样的寨墙也太简陋,很难经的起冲击,可有总比没有好。

土国宝一夜未眠,望着山下,也拿着把砍刀在削木桩,他暗暗期盼明军动作没那么快,若是能再拖拉个几天再攻便好了,那样他们就能把寨墙再加固些,甚至修第二道寨墙,甚至立起一些箭塔,赶制一些简易标枪等。

可是山下的这支明军与他刻印里的那支明军完全不同,天还未完全大亮,山下已经开始吹响了号角,明军居然就开始四面围攻上来了。

“赶着去投胎吗,他娘的。”

土国宝大骂,又怒又急。

山下,刚刚简单吃了几个馒头的朱以海亲自指挥攻山。

“仰攻山上,易守难攻。”

“没事,让大家练习练习一下攻坚战也好。”

朱以海望着山上那个简易的不像样的寨子,脸上很轻松,此时这里有羽林、勇卫、神机三镇兵在,加起来小两万人马,又故意多立旗帜,虚张声势,让山上以为明军全来了。

但实际上朱以海早派了袁宗第带金吾骑去扫荡苏州城外的漏网清军,并带上吴志葵去收拢黄吴二部溃兵。

张名振和张名扬兄弟带世忠等部去扫荡外围的城镇,并随时阻击来援清军。

阮进、朱成功、刘孔昭他们带水师负责搬运物资,把苏州城里的钱粮用船先运到太湖或阳城湖里的岛上。

沈文忠、马吉翔等则负责带兵肃清苏州城里城外的汉奸投降派,锄奸抄家,甚至还开仓放赈,救济贫困百姓。

总之现在苏州城内城外,一片热闹景象,朱以海带着三镇来这里围抚标,也不过是下雨天打孩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围着练练攻坚战法,还能看住这些家伙不让他们下山去捣乱,当然,若是能够成功攻下山头,灭掉这支抚标就最好了。

虽说并没准备硬打,但毕竟手上兵力富余,哪怕兵马多是新兵,又缺少器械铠甲,可对面毕竟才千余抚标。

战斗一开始,明军士气就很高昂,特别是军中各级的监军副职们,多是江南秀才、举人们,甚至有许多三四十岁的老童生,但这些人因为多是主动弃笔投戎,满怀忠义报国之心,不少人还跟鞑子和伪军有杀父破家之仇,因此战斗一开始,他们比所有人都冲的快。

一个个高喊着激昂的战斗口号,甚至有些秀才老爷们还一边吟起边塞诗词,一边冲锋。

那股子狂暴无畏的样子,非常的激励将士们的勇气。

神机镇的佛朗机炮手们带着明军学生推着炮来到山下,很熟练的构筑了几个前沿炮兵阵地,虽然说炮小,可再小也是炮啊。

那火线一点,轰隆巨响,就能给明军们加上无畏的BUFF,更别说还能极大的恐惧和削弱对方的意志。

“我怎么也没想到,这仗还能这样打。”

杨文骢站在朱以海的旁边,还在忙里偷闲的嚼着煎饼卷大葱,“咱们这一路来,居然处处按着鞑子打。”

朱以海笑笑,“掌握战场主动权很重要,最好的防御其实就是进攻。”

炮兵、铳兵、弓箭手,盾牌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