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1章 1.90 班师回国(1 / 2)

刘备的日常 熏香如风 2393 字 2021-08-02

俯瞰一群痛哭流涕,痛彻心扉之豪酋。刘备不由心生慨叹。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刘备常言,活在当下。

又说“百闻不如一见”。道听途说,终不可信。

少复祖爵,刘备名声在外。时少年得志,欲大刀阔斧,做一番惊天动地,惠及万民的大事来。有感于幼时宗祠大考。楼桑刘氏虽子嗣众多,却代代只能甄选四人,习文识字。便是如此精挑细选,还被某个不知名大儒,拒之门外。只愿收为著录弟子。

故而复爵后,刘备首当其冲,便要大兴儒学。

造纸术,印刷术,二大神技,皆排在首位。

然待深思。刘备扪心自问:印什么?

答案呼之欲出:四书五经,经史子集。莫过如此。

于是便准备,着手施为。命耿雍网罗海量儒家经典后,刘备却发现。同样是一部《尚书》。版本竟五花八门,不一而同。缺、漏、错、别,不一而足。话说,刘备家学渊源,恩师亦精于《尚书章句》。奈何所学,亦有出入。

后又悉知,熹平四年(175年),议郎蔡邕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得灵帝许可。于是,参校诸体文字经书,由蔡邕等书石,镌刻四十六碑,立于洛阳城南开阳门外,太学前。碑高一丈许,广四尺。所刻经书有《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和《公羊传》、《论语》。除《论语》外,皆当时学官所立。

且石经『以一家本为主而各有校记』,备列学官所立诸家,异同于后(将各家不同注解,列于经文之后)。

“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

史称:《熹平石经》。

换言之,自熹平四年(175年)首刻,至光和六年(183年)碑成。《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和《公羊传》、《论语》,天下才有了统一的法定版本。

究其原因。正因流传版本太多。甚至,皇家藏书范本:“兰台漆书”,亦遭内外勾结,而被人篡改。鉴于此,蔡邕等人才上疏,校正经书、刊刻于石的奏请。得先帝许。

即便如此。待光和六年,版本已定。因何刘备不加紧印刷,传于后世?

蓟王亦如此想。然,又起分歧。

如何注解?

若类比石经,以一家本为主而各有校记,备列学官所立诸家,异同于后。

且问:以何“家本为主”?

后世观古文,注解常见三人:蔡邕、郑玄、颜师古。时下为各类经文注解之大儒,多如过江之鲫。恩师卢植,四少师崔寔、刘宠、陈寔,皆有注解。几人皆是经学大家。便是所谓“一家之言”。各有“家本”。

用谁不用谁。

术业有专攻。谁人最擅长,便用谁。

如此,便以蔡邕为例。

或有人言,时蔡邕携藏书百车来投。蓟王为何只收录于藏书阁,却不大肆刊印。

只因刘备所见,蔡邕劝阻护乌桓校尉夏育讨伐鲜卑时,疏中有此句:“天设山河,秦筑长城,汉起塞垣,所以别内外,异殊俗也(详见:《临乡·1.34内忧外患》。另,此章特意译成白话)。”

此种思潮,便是所谓“内诸夏而外夷狄”。

然刘备却以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非但与刘备认知相悖。亦与大汉国策相悖。终汉一朝,蛮人北上,胡人南下,羌人东归。充而化之: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日月所照,皆为汉民。

于是,郭奉孝言:“再有四百年,无分华夷。四海升平,光融天下。郭嘉窃以为,若我大汉做不到,再无人能做到(详见:《四海·1.146大而化之》)。”

故蔡邕藏书虽多,蓟王不用。

煌煌天汉,王者之心。必然兼容并蓄,海纳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