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暖房的妙用(2 / 2)

朱庆斌也说道:“从开春起,就不断修筑城墙。凡是干活的百姓,都能吃饱饭,每个月还有两钱银子的补贴,有些百姓就觉得做工更好,并不想种地!”

“区区两钱银子,我给的多吗?”

沈岳急忙说道:“永贞,不是给的多,而是种田赚得太少了!”

一面说着,沈岳一面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口袋,放在了张恪的面前。这个口袋原本是沈岳装文玩核桃的,摔了一跤,核桃也碎了,沈岳心疼得几乎落泪。不过当他有了重要的发现之时,毅然扔掉了碎核桃,装满一袋谷物。

张恪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在了桌子上,抓起来看看,正是栗米,也就是小米,这是眼下北方常吃的粮食。

“这有什么问题?”

“永贞,你碾碎几个看看!”

张恪点点头,手指用力,谷壳碎裂,往里面一看,顿时眉头皱起来。张恪随手抓过来茶杯,把谷壳撒到茶杯里,谷壳都漂在上面。

非常明显,这些谷壳都没有成熟。

沈岳叹口气,说道:“永贞,我问了好几个老农,他们说田里的庄稼年年减产,原本能打一石粮食的,只剩下六七斗。而且水旱灾害不断,经常绝收。他们干一年,有可能都吃不饱肚子,更别提交田租。现在跟着大人做工,好歹能吃饱肚子,因此他们宁可做工也不愿种田。”

张恪本以为凭着国人对土地的热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种田。可是残酷的现实却迫使他们做出了相反的选择!

又抓起了一把谷子,在手里揉搓了半天,差不多三分之二的谷子都不成实,空壳更是比比皆是。

这就是小冰河期的威力!

粮食减产,百姓逃亡,没有了百姓,养兵的成本急速提升,然后拖垮了财政,财政崩溃,帝国也就不复存在。

在张恪的眼前,几乎出现了大自然摧毁大明的步骤!在这条路的尽头就是甲申天变,中华沉沦,数千万百姓丧命,三百年的灰暗世界!

张恪很清楚,要是不能解决农业的问题,不能让农民站住脚,他的耕战屯田就是空想。也不会聚集足够的力量对抗野猪皮。眼前兴旺的一切都是沙滩上的城堡,在自然面前不堪一击。

邓文通看着张恪沉思,他抓起几粒谷子,放在手里看了看。

“二弟,这谷子为什么不成呢?难道是百姓太懒惰吗?”

“不!”张恪毫不犹豫的摇摇头:“姐夫,有这么两句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是盛开。你说这是什么道理?”

“这个?”邓文通苦笑着摇摇头。

“温度!”张恪道:“你们有没有感觉,这些年比起以往更冷?”

唐光急忙点点头:“没错,的确是冷了不少,还干冷干冷的,这和谷子长不成有关系吗?”

“有,有天大的关系!”

张恪说道:“粮食生长需要适合的温度,也需要足够的时间。可是春天来得晚了,秋天来早,粮食成长时间不够,自然只长出秕谷,收成也要锐减!”

道理说通了,可是在场的几个人也都傻眼了,天气变冷变热,这是老天爷的事情,他们可没有办法。

邓文通想了想,试探着问道:“永贞,要是粮食收成太少,不妨就从南方买粮吧。你不是说这个冬天都是买的粮食吗?”

“姐夫,买粮要多少银子?更何况以后我们人口越来越多,地盘越来越大。要是有了十几万,几十万人,还能靠着买粮食维持吗?”

“那,那,我也没什么办法了。”邓文通他们四个全都垂头丧气。

张恪想了一会儿,突然从座位上站起,眼中冒着光彩。

“哈哈哈哈,你们跟我来,我有办法了!”

张恪一句话,说的大家都是愣神,你聪明机敏不假,可是你还有命令老天爷的本事吗?简直匪夷所思,不过大家也都隐隐有个期盼,或许张恪真的能行!

一路跟着张恪,到了城东,走到了一片房舍的面前。足有上百间的样子。

张恪刚走来,乔铁山就从里面跑了出来,眉开眼笑,别提多高兴了。

“永贞,成了,成了!你快看看,长得可好了!”

大家还都一头雾水,张恪急忙跟着乔铁山走了进来,到了房子里面,大家终于看出了不一样。原来在屋里面全都改成了一块块的苗圃,从土壤里冒出了不少绿莹莹的小苗,有的已经尺八高了。

乔铁山得意的搓着手,笑道:“永贞,这就是按你说的办法,弄出来的暖房。看见没有,这是黄瓜,这是豆角,这是茄子,那边还有辣椒!你看看长得多好,保证比田里的菜早下来一个多月!”

唐光顿时也瞪圆了眼睛,吃惊的说道:“永贞,你可真厉害,我在去年冬天去京城,吃过一次新鲜的黄瓜,听说就是在暖房里面种出来的,只有京城才有。一根黄瓜要三两银子,简直就像抢钱一样。”

沈岳笑道:“这回好了,永贞会弄暖房,咱们到了冬天,也能吃到新鲜蔬菜了!”

“光想着吃,卖钱也不错啊!”朱庆斌笑道:“一根黄瓜就三两银子,这分明就是摇钱树啊!”

几个人说说笑笑,全都眼前的景象吸引了,兴奋地指指点点。

张恪微微笑道:“好,真的不错!”

突然张恪猛地蹲下身体,抓起小苗,毫不怜惜的从土里揪出来,扔到了地上,一棵接着一棵,每一下大家心都一颤!

拔光了黄瓜还不罢休,又把茄子豆角全都拔干净。他的举动吓得乔铁山他们目瞪口呆,乔铁山更是张大了嘴巴,心疼得流血。

“永贞,这可是我们忙了一个月才种出来的,你疯了吗?”

“哈哈哈,铁山叔,我没疯,而是我想到了暖房真正的作用!蔬菜事小,粮食事大,暖房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