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2章 京兆牧和长安(33)(2 / 2)

唐朝小白领 樊笼13 4417 字 2021-08-04

“你不会不知道,你的侧妃是他的女儿侯怜儿吧?”

叶檀的话让李承乾一愣,随即看着李世民,却发现对方点头了,他是真的不知道啊,自己的正妃是苏氏,这个是自己的爷爷做主的,现在自己的侧妃也是不能做主的,这个日子怎么过啊,但是呢,你没有其他的办法。

“看来是不知道的。但是呢,我这么说吧,如果侯怜儿成为你的侧妃,而侯君集在长安的h话,他没事可做,怎么办,第一个想法就是将陛下的所有的儿子都赶出去,毕竟你算是他的女婿,他希望长安只有你一个皇子,如此这般的话,以后就会成功成为皇帝的。”

这句话一出来,李承乾就愣了,还有这样的事情?

而李世民却是点头,因为侯君集的确是这样的人,对你好,对他好的人,他是真的会不顾一切的,而且历史上的他的确是如此的一个人。

“第二,他这个人吧,嘴巴臭,不是说口臭,而是说话没有顾忌别人的意思,可能天下除了陛下之外,他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就连宫里的那一位都是如此。这样的人,一旦当上了你的老丈人了,到时候不用做其他的事情,就算是张嘴说话,就可以得罪一群人,到时候,作为太子的人怎么办?处理他的话,人家说你容不下他,说你刻薄,不处理他的话,朝廷上以后所有的臣子都会看着你不舒服,你如何才能好好地开展工作呢?陛下,我没说错吧?”

这次李世民还是点头了,侯君集的脾气和性格就是如此。

而李承乾却是脸色微白,还有这样的操作啊。

“第三,如果陛下为了磨炼太子殿下,而去做一些磨砺的事情,这个几乎都是过去所有的皇帝都会做的事情,而他却觉得是陛下对你不公平,所以这个心理就会出现变化,最后会如何,我不用说了吧?”

李承乾的脑子里闪过了造反两个字,你不要以为这些人不会做,李世民麾下的人,说真的,虽然都是人才,但是呢,也几乎都是人渣,不是反贼就是盗贼或者盐贩子,这些人能够有成绩,说真的,都是李世民的本事,这个本事是在很多五代十国的时候,那些君王没有的,他们都是会被自己的手下抢了位置,而李世民却可以坐的很稳定,自己还成为了千古一帝了,这就不得不说是个本事了。

这样的人,你说人家对于造反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啊。

而且皇家的人磨砺人,有的时候和杀人也就差了一步,如果李承乾倒了,侯君集也会遭殃,你说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如何做?

“第四,他是个人才,也是个将才,一身的能力也不是假的,这样的人如果存在长安的话,岂不是浪费了吗?这样的人如果不用的话,就浪费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出去打仗,既然我们都知道是祸害,又不舍得杀掉,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出去,祸害其他的人。突厥平了,我们就去高句丽,高句丽完蛋了,不是还有倭国吗?倭国完蛋了,不是还有南面的一些地方吗?反正呢,我们就算是所有的敌人都弄死了,还有不少地方有山贼,山贼没有了不是还有野兽吗?你说,一个人带着一群读书人去山上读书写字,然后聊天看风景,结果呢,三天之后,没有人了,只看到了一堆白骨和一群正在那里吃着开心的野兽,这样子,合适吗?”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李承乾的脑子都差点宕机了,这个,合适吗?

而李世民却觉得叶檀的想法不错,自己不能随便杀人,否则的话,岂不是让自己丢人了吗?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名声变得好听点,就是最好的。

“说的不错,就是这八个字。”叶檀点头道,然后喝了一口茶,味道不错。

“可是呢,会不会太过残酷了?”李承乾还是有点孩子的仁心的,所以就问道。

“有的时候,对于一些可以老实待着的人,比如说房玄龄房相,是需要温和的,但是呢,对于一些喜欢挑事的人,喜欢破坏大唐的安定和律法的人,对于他们最大的仁慈就是让他们有一个好的名声而不会被砍头,然后让他们的后辈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就足够了。至于其他的,就不要多想了,那是奢望,这个世界的存在就是告诉我们,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做,有些事,我们知道只能做到那一步,那就足够了,因为这就是人啊。”

说到这里的时候,似乎觉得有点过分了,叶檀放缓了口气道,“太子殿下,如果,我说的是如果啊,如果侯君集在长安城里,犯了大罪,你如何处理?劝解还是说他有大功劳,所以不处理了?”

“这个?”处理其他的人容易,处理自己的人,很难的。

看着他为难的模样,叶檀继续说道,“到时候,陛下可能会顾忌你的面子,而不去做的太过分,但是呢,你不要忘了,你不只是侯君集的女婿,也不只是他的太子,你是天下人的太子,你需要面对的是天下人,那个时候,你如何办?”

“可是他们毕竟都是有大功的人啊,这样子做,是不是太过残忍?”李承乾的思路还停留在过去呢,不得不说,有些时候,有些事,你需要看到的是不一样地方而已。

“你说的不错,这个行为的确是让人的心中不太舒服,但是呢,你不要忘了,为了一个人的忠心而失去了天下人的民心,这里面的轻重,你是应该知道的,对吧?”

“哥哥,你说的我都懂,只是呢,有的时候,很多事,很难的。”

李承乾还是想着过去的一些行为,你帮我了,我就记住了这样的好事,然后呢,在以后的时候你犯事了,我还会想着你的好。

这样的行为在乡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呢,在朝廷上,就算了吧。

“他们立功,朝廷给了他们应该有的体面之后,其实已经两清了,他们再犯事,计较的就是之后的事情了,我们不多要他们的奉献,他们也不应该多要我们的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