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六章 作战为主,壁垒为辅(2 / 2)

“吼!吼!吼!”

从盾阵之中,发出齐整的有力的,威慑力十足的,极具杀气的吼喝之声。

“再来!预备——起!”

“吼吼吼!”

李孟羲在墙头,手搭墙上,饶有兴趣的看下下方战况。他瞅见,盾阵中,有些士卒玩嗨了,吼叫的非常开心,还拿手啪啪啪啪拍盾。这个好,李孟羲若有所思,盾兵们手里要是拿着刀子,一边前压,一边拿刀子拍盾,明晃晃的刀子露在外边,这岂不让盾阵威慑力大增。

再瞅战场,明显可见,等盾阵吼起来的时候,盾阵似乎自加了buff,不知是不是吼着吼着吼兴奋了,盾阵方往前越压越快,越压越激进,与之相对的,乡兵们越退越无战意,越退队伍越乱,李孟羲甚至瞅见,有胆小乡兵退的急了,一不小心脚下一滑,差点掉进沟里去了。

目光再看向另一侧,另一侧呆守在原地的盾阵被逼上来的乡兵们打的勉力支撑。

左右两翼,地势相似,双方兵力也相似,双方都是盾阵与乡兵,唯一差别是,一个呆守原地,一个缓缓前压保持威势,结果是,主动前压的盾阵把乡兵们逼的将要溃败了,而呆守原地的盾阵却被乡兵们反逼的狼狈不堪。

李孟羲清楚的知道,百夫长在左右两侧摆下盾阵的目的只是为了防御,只是防止乡兵们干扰盾桥的搭建。

于防御这个目的,明显可见,保持着威慑进攻姿态的防御,比呆守的防御,防御效果更好。

李孟羲感慨,果然,【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这句话有点道理。

巨鹿军军事素质过硬,盾兵们训练有素,配合严谨,盾阵牢牢的把两翼的威胁阻隔在外,于中间突破点,盾桥稳步搭建。

还是一样的方法,第一层搭好,第二层再搭,再第三层。

盾桥作为应变能力强、反应速度快的一种通行战术,盾桥的极限也就三层而已,高过三层,难度将大增。

“起!”在百夫长一声令下,盾桥开始升高,盾桥最高处,开始接近木墙墙头。

李孟羲瞅见,墙上乡兵一直想干扰下方盾桥的搭建,他们在墙上拿着长棍往下捅,结果墙太高了,在墙头戳不到下边的人,等能戳到人的时候,盾桥已经快成了。

李孟羲不由皱眉。他想到,若是敌军乃正规部队,敌军若也有严密盾阵,那应对有严密盾阵的敌军,乡兵们的弓弩将发挥不了太大用处,此时,能有效杀伤敌军的,只有长枪,能有效杀伤敌军的机会,只有在木墙这里,只有借住木墙,乡兵才能从容杀伤敌军。

可,木墙太高了,使得这仅有的杀伤机会因为墙太高无法在敌军搭盾桥的时候予以有效阻拦,反使得,自受限制。

见此,李孟羲有所明悟。看来跟壕沟一样,防御用的墙壁同样不是越高越好。

如果是正经城池,城墙自然越高越好,因为正经的城池要依靠城墙作战,墙越高,敌军攀爬越难,丢下了落石威力越大。

可,如此番乡间守御,乡间的木墙高度就那么高,敌军攀爬不难,摧毁也不难,同时,从木墙上丢一个石头,威力也小。此时,跟守城不一样,木墙的高度带来的作用等同于无,此时,木墙的更主要的作用在,木墙此时最大的价值在于,木墙实质上是守方可以借助防守反击的地势优势。

如此番,木墙不结实,不能视之为正经城墙,如果妄图用木墙阻隔敌军,敌军只需一把火就能把木墙烧了,只需十几个人用力一推,就能把墙推倒,木墙不该看成是墙,更应该看成车阵,乡兵们借助这道“车阵”,得以掩护在墙后的同时,可高效杀伤敌军。

以此考虑,如今这高近三丈的木墙,不行,太高了。

李孟羲于此中的明悟是,木墙也好,真正的城墙也好,其本质目的,是可以借助作战的工事,作战是主要,工事是辅助,而不能舍本求末。

若不讲实际把工事做的过于高大,就比如此番,若把木墙做的高四五丈,高到没办法往上站人,那么,这种木墙不仅没有实战价值,反而会成为自限的牢笼。乡兵们训练不足,难以做到隔障碍射击,乡兵们要想用弓弩发挥作用,最高效的方法,只有让乡兵们站在墙头上直接瞄准敌人射击。可,一个过于高大的木墙,使得乡兵们失去了弓弩直接射击这个最有效的反击手段,失去了反击手段的乡兵,就成了没牙的老虎。

当,乡兵们建了一堵高大无比,高到不能上人的木墙,会发生什么呢?

会发生,敌军遇到这么堵木墙,拿着斧头到墙下,一会儿就把墙砍出个窟窿,敌军可以抱来柴火堆在墙根点燃,轻易可把木墙焚烧掉。而此时,墙把乡兵们的阻隔在另一侧,训练不足的乡兵们,唯有的反击手段是弓弩,次要手段是借住工事的高度优势用长枪反击,可,弓弩反击不了,枪也反击不了,偌大的一个工事,最终实质成了阻碍乡兵自己的障碍。

而,墙低一点,情况又是如何?

墙低一点,低到墙头的人拿着枪正好能戳到下边人,于此情况,木墙固然脆弱,固然一把斧头一堆柴火就能把墙毁了,可乡兵在墙头防御着,敌军若想靠近毁墙,会在枪头弓弩与长枪的夹击之下损失惨重。

纵是,敌军乃精锐,敌军结着盾阵免疫了弓弩,敌军预备搭盾桥翻墙而过,此时,乡兵们的弓弩发挥不了作用,但手里的长枪仍然可以有效杀伤阻碍敌军。

总述,工事服务于战斗,战斗为主,工事为辅,不适合战斗情况的工事,再高再大也是垃圾。

再有,墙与墙也是不同,正经城池的城墙,哪怕城墙不高,哪怕墙也不厚,可再怎么着,也不是人力轻易可摧毁的。在此情况,不需考虑城墙损坏的情况。

而乡间守御的木头墙壁,木墙脆弱,轻易可摧毁,因为脆弱,使得不能依靠木墙本身阻挡住敌军,而更应该借住木墙形成的地势优势,借助地势优势杀伤敌军达成防守。

由此,凡行军之时的立寨之法,得改进了。

凡立营寨,易低不易高。很容易理解,行军之时,营寨只能用木头搭建,而木头搭建又能有多高?既然木墙不能达到坚固高大,不能达成高大坚固的优势,那就求诸于低矮时能达到的优势。

木墙过高时,弓弩可发挥作用,而长枪不可发挥作用,木墙低矮时,弓弩长枪都能发挥作用,毫无疑问,当弓弩长枪都能发挥作用是,此时守方优势最强,守御也越轻松。

所以,行军立寨之时,寨墙高度,以墙上士卒持长枪可刺中下方之人为佳。在此高度,我守方可借高度从容杀敌,而攻方极难从容靠近木墙对木墙造成破坏。

再结合前边,守沟之时,守沟一方可以特意配备一些长椽仗长欺人,那么,守矮墙之时,同样可以用此法,守方士卒可以配备长槊,乃至更长的武器。于此时,木墙上居高临下作战,比守沟作战更有优势的地方在于,居高临下,以上刺下,发力方便,因而可以用更长更重的武器。

军中诸器当中,丈八步槊已是最长,可己方能有步槊,料想敌方也能有,想仗长欺人,只有步槊不够,而仓促制作的长椽等器,又笨重难用,看来,当于军器当中特制一种超长枪器,专用于守沟守矮墙之类的场景。

李孟羲构思了这样一种超长的兵器,一种有钩可钩挂敌人盾牌长三丈长度极其惊人的长槊,此槊,平日用做指挥用旗的旗杆,作战时,去掉旗面可化为长枪。

考虑到,此种特种军械乃辅助作战之用,不需配备多少,一支万人军队,配备此种超长枪械百数就足够守御之用。

结合,特殊军备,旗帜,多方面考量,此种持超长枪的士卒该挑选力强之人组成,并划分入亲卫力量,若要给此部士卒一个专有的名称,可叫做【巨槊兵】。

巨槊兵,平日训练超长枪枪阵,还可充当亲卫力量,还可充当千人队以上编制的旗手,还可充当行军之时引路旗手,以及,特殊场景作战下仗长欺人的防守力量。

多了此一部具有绝对长度优势的长枪兵,战术上多了一种选择,且,根据巨鹿军一贯考量,军备通用,超长枪既可以用作特殊枪阵,还可以用作旗手,还可以借住超长枪的长度优势作为显眼的引路标识,还可以守御之时发挥作用,兼具多种作用,使得性价比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