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来到水边了,李孟羲索性令人下河多多的打捞河蚌,准备是把蚌带回去交给军医们研究研究。
人多办事效率就极快,百十人下水,不一会儿摸到的螺就堆了一堆。
见差不多了,李孟羲令一名士兵回去,令他回去叫上人拉上车带些桶,把螺壳带湖水一并运回去。
“走,宪和,咱去看看营地。”李孟羲呼唤一旁抱着螺壳入了迷的简雍。
营地所在,是在大陆泽周围一片地势最平坦开阔且地势较低的岸边陆地。
到了营地里,营地地面上有些横七竖八的浅浅沟壑,看得出来,营地有进行过初步修整,地面有填平痕迹,还有一些树木被砍伐了,树垛子孤零零的留在原地。
去年时候,李孟羲来过这里一次,当时和关羽一起挑选好了立营地点,再后来,一切后续测量和规划都是关羽自己来的,李孟羲没再来了,这因此,李孟羲对营地的规划有些陌生。李孟羲先是到处转了一圈,略熟悉了营寨规划和布局之后,对简雍讲解着营寨中的种种。
首先是,地上横七竖八的用锄头凿出的浅沟,这是建造队测量过的特意留下的施工线。
建在水边的营地跟内陆的营地没太大不同,不同之处有二,“一个是水寨,临水建营,近了水,敌军也可能从水上攻来,且,多了一面临水,我军也便多了退路。”
指着脚下两道又长又直从岸上一直延伸到湖边的浅沟,李孟羲解释,“我与关将军商讨,可建一道城墙,城墙可从我军营寨直接连到船坞之上,如此,有城墙勾连,我军水面陆地可相互支援,若有朝战事不利,一旦陆上危急,可顺着城墙过道从容退到水上。”
这是依水建寨的第一点大优势。
“其二,近泽用水极为便利。
我准备从岸边挖上几条大沟,把湖中之水引到营中去,营中再挖上几个大坑,坑上支上大锅,当中水道,用石板阻拦,用水之时,抽了石板,水径自流入大锅,再使人添柴烧水,水烧热,再流入池子。
用水便利如此,士卒一日一清洁将成为可能,此为陆地建营所远不能也。”
大费周章,就为了一日洗一回澡,简雍不很理解。
再往下转,地上的沟壑再变,变成了一个个屋子大的小格。
这是营房。
营房没什么特别,特别之处在屋内。
李孟羲提到,想做一种上下两铺乃至三铺的床架,床架虽费木头,却能省了屋子,一屋本能住四人,用了床架就可以住十二人,这就等于省了两间房子。
两间房子,再怎么也比几个床架贵的多。
因此,架子床可以大量节省居住成本。
说到架子床,李孟羲就有些头痛,“缺木头啊,做犁具的木头都不够,离得近的树都要砍完了,树越找越远。
依我看,最好是得种树。”
说起种树,李孟羲就问简雍,种点什么树好。
简雍答说,经济致用,以桑,桐为佳,备灾种榆树,获果种桃李杏枣,取材,则就多了,各类木材各有作用。
“嗯,”李孟羲若有所思,“杨柳可取药,白果也可以取药,构树可造纸,椿树据说能防虫。”
“哎?宪和,你说要是军营之中,种满椿树,会不会就没蚊虫了?”李孟羲突有奇想。
简雍思索了一下,笑了,“可,椿树会长毛虫啊。”
相比李孟羲,简雍更熟知各种树木的特点,“若想防蚊虫,用香樟。”简雍道。
香樟是啥,不晓得。
再问简雍有无其他防蚊子的树,简雍说不上来了。
关于树,李孟羲意识到,树木不仅是植物,更是随时可化为战略物资,种树又不需要成本,随手可种,何妨在领地内遍地种树呢?
树长成,落叶为柴,果可裹腹,还可取桐油,桑叶,树胶等经济作物,到战争时期,境内木材众多,这就是战争潜力。
言谈间,又敲定一重策,李孟羲决议在巨鹿境内所有不适合耕种的地方全种满树。
简雍则问,树长的那么慢,要十年乃至数十年之久,等的上用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啊,为长远谋,将亦胜在长远。”李孟羲说出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简雍为之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