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异器,【虎头钩剑】(2 / 2)

场上,一士卒持巴掌大勾刃上长,跟对方持木剑的士卒对打,木剑一剑刺来,钩刃随意一拨一拉,把木剑卡住了,两剑角力,勾刃一个随意绞的动作,竟把木剑折断了。

李孟羲一点不懂钩剑的用法,可现在测试出来了,当钩刃的刃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跟个钳子一样,胡乱一别容易把对方的剑器给别住。

而要是钩剑的狗大的跟个问号一样,这是没办法锁住敌人剑器的。

测试还未完毕,但似乎已经测出来一点东西了。

再往下,钩剑的勾刃,继续缩小,缩小到最后,已比屠夫的钩肉小肉钩子大不了多少了,这最小的一号勾刃到底好还是不好不知道,反正最小一组勾刃跟剑、短刀、长枪、长柄刀,这些常见兵刃的对决中,每一种兵刃的对决的多达两百组数据,拱记八百个数据,李孟羲全给记录在册。

涉及勾刃大小的变量,样本有三十个,每一个样本,需测试八百个数据,总已测试,两万四千组,虽然有旁人帮忙,分担了大量记录任务,可等测完,天都黑了。

李孟羲揉着酸痛不已的脖子,无奈的只能暂停测试。

回城的时候,刘关张等人在城门口等着李孟羲,他们关切的向李孟羲询问究竟。

李孟羲很沉默,他问几人,有人可懂测试该怎么测,众人皆言不懂。

李孟羲也颇感无奈,每次想测试点什么,都需要做多达几万次测试才行,测试造纸时如此,调配糖醋汁做糖醋鱼时如此当时配了几百种糖与醋的比例,测试纸张强度就更不用说,用了几百种植物草本造纸,每种纸都做了几十张,然后用大小不同的土丸从高处落下,测试几把几万次才测试完所有常见草本纸张的强度数据,才测出韧性最强的是桑皮纸,才有了之后的纸甲。

李孟羲多想有人来分担一下艰巨的测试任务,可是,好像这事儿只有他自己干的来。

又一日,造钩剑的第四日了。

忙碌四日,连钩剑的形状都还没确定,不仅几把没确定,测试才完成了不到四分之一。

经昨日,测试完钩剑钩人大小的数据,今日,要测勾刃角度。

今日样本有五十个,五十个样本各有不同的刃形角度,角度从外开到内缩不一而足。

依然是繁琐又艰巨的测试,依然是一个样本对阵四种常用兵刃取八百组数据。

随着测试进行,一组组数据记录在册,坏掉的铸铁钩剑也在不停增多,已经堆积一小堆了。

数据的变化不会很明显,钩刃的角度一点点往里缩,格挡的成功率暂看不到什么变化,但变化是在逐步累积。

终于,当勾刃逐渐由外倾变成直角变成内缩时,李孟羲明显的发现,数据开始变好了。

到最后,当勾刃缩的几乎内扣之时,李孟羲发现数据似乎是又变差了许多。

隐约觉得,钩刃过开或是过于内缩都不利钩挂格挡敌方兵刃,这其中一定有一个最优解,就是不知最优解会是哪个,只待整理数据。

五十样本,一样本测试八百组,得数据,四万。

后,测月牙护手的形状,距离,长短,测手柄形状,后边的测试简单的多,但仍有总计上万组测试。

所有测试在这日天黑前结束了,测试完成,为测试所铸造的六千把各种规格的钩剑,坏了八成,损坏的钩剑堆积到一起,堆成了一座小山,甚是震撼。

数据整理又是麻烦,有大几万数据需要整理汇总比较,这任务量大到惊人。

当李孟羲熬夜忙碌着处理的时候,他很想要一个办公软件,要是有办公软件,数据输进去,一点,大小直接排出来了,哪里还用得着一个一个算。

动用一百多人,耗一整夜时间,把所有数据汇总了两遍,到天亮,这仍没有计算完,因为前后算了两遍,数据对不上,中间有错的。

不得已,只能再算第三遍。

结果可恶的是,第三遍和前两遍比,又有新的不同了,李孟羲气的想骂人。

“都仔细一点啊,好不容易忙活的,你们要是算错了,全白忙活了。”

这场麻烦到极致的数据汇总,直到第六遍才基本没了错误。

对比所有数据,李孟羲把一组组样本的测试数据进行比较,他惊奇的发现,好多数据成起伏性的。

比如,在【勾刃大小】这一变量的样本当中,当勾刃太大时,钩挂敌方兵器的数据很高,但不是最高,最高数据是在中间,过了峰值之后,钩刃越小,就越难钩挂的住了。

再有,【钩刃角度】这一变量,也是,勾刃角度大的时候钩挂率低,钩挂率最高的是在中间的一个数据,当勾刃内缩太厉害的时候,锁住对方兵器的概率直线降低。

比较了所有几万个数据,最终,钩剑最佳形制出来了。

李孟羲照着读了起来。

“于勾刃大小一项,钩刃似方非方,似圆非圆,宽三寸二,长五寸,此时,钩挂敌剑器、短刀、长枪、长柄刀总数最多。”

说到这里,李孟羲皱眉,他描了一眼面前所记的数据,对着另一个数据道,“但是,虽宽三寸二长五寸,总数最好,但非是对短兵最好,对短兵,最好是宽三寸一,长五寸七的尺寸。”

“所以,此时有一疑。钩剑此器,是要挡所有兵刃为要,还是专挡刀、剑短器为要?”

李孟羲看向案头简雍,问,“简雍先生,你愿选哪个?”

简雍迟疑了一下,摇头笑道,“哪个都行。”

“……好吧。”简雍虽说哪个都行,李孟羲却为难了。

反正从数据上来说,最好的防短兵的最佳形状,跟防所有兵器的最佳形状,两种形状是不同的。

如果数据没错的话,就是这样。

钩剑是特殊的剑器,剑器是防身之用,防身之器似乎更多的时候是在狭窄的时候使用的,比如巷道,比如屋内,在这些地方,敌人多是使用刀剑,长器施展不开,所以,从实用角度来看,似乎钩剑防短兵的能力更重要。

但或许防长兵会更重要,因为剑器跟短兵的对决,没有劣势,防身之时,不怕对面刀剑,就怕对面有长度优势的长刀长枪,所以,防身剑器其实防长兵的能力更重要。

两难了,李孟羲不知到底选哪个好,干脆不选了,两种形状的都做得了。

“勾刃角度这里,测得,勾刃向内内钩,钩大致三十度最佳。

小于此,大于此,都稍弱。”

李孟羲找出对应图样,拿那个三十度勾刃的图给众人看,众人传看一圈,张飞嘀咕,他说看着像是老虎半张开的嘴。

张飞这么一说,众人都说像。

(咦?)李孟羲颇感诧异,老虎嘴是啥样的他一时想象不出。

张飞拿过笔,在图样旁边,寥寥两笔勾勒出一个虎颌形状,对比这一看,李孟羲明白过来了。

钩刃内收的形状,活像是半张的虎嘴,尤其,加上钩刃的倒齿,倒齿活像是虎牙。

这到底是凑巧,还是说,不经意间,符合了仿生学结构呢,李孟羲若有所思。

仿生学先不管,反正假设单组八百个数据足够的话,假设数据没问题的话,内钩三十度的钩刃钩挂对方兵器的数据是最好的,超过或低于这个度数,数据都低。

个中原理是怎样的,不知,反正数据显示如此。

“月牙护手,月牙长短似乎与格挡无太大关系,倒是,月牙过紧夹手,过松有隙,某与匠人商议得,可将月牙改为,上月牙内收贴刃锁成环状,如此,不惧敌兵刃贴刃斩来。”

“于柄,如所料,不同剑器,剑器直刺多,纵有挑刺斜斩,剑柄转圜不大,而钩剑,挑荡为主,直刺极少,故,于钩剑,中间粗两头细利于转圜的梭形剑柄,好于扁平剑柄。

从测试,亦见如此。”

两种剑柄,在实战中或因区别太小,看不出什么区别,但数据,足够多的数据,再小的差别也会精确的凸现出来。

于几千个数据当中,梭形剑柄的钩剑,其格挡钩挂成功的数据,比扁平剑柄高了五十分之一。

五十分之一,除非是误差,不然差别真的存在。

而且,与预期一样,梭形剑柄就是转圜便利,比扁平剑柄转向更灵活。

钩剑的最终形制确定了。

【钩剑,以长三尺八重类单剑为佳。

其形,若虎口半张欲吞未吞欲锁未锁之状,其钩刃,似圆非方,刃宽三寸二,长五寸,勾刃内斜三十度,拦刃口三分之一,留空三分之二,于钩刃之内,可加倒钩,或加齿刃。

钩剑月牙护手,上牙后斜连刃身成护手环形,下牙如常。

于柄,柄长一掌,为扁平梭形,利转圜,合钩剑撩挂挑荡之用。】

费数日之功,动用大量人力,用了几千斤铁,总算把钩剑的最佳形制确定了下来。

本不懂如何打造钩剑的李孟羲,经大量测试,测得了钩剑几处关键结构处数据最优解,这种种最优一结合,所得似乎便就是整体的最佳结构。

在开始正式锻造钩剑之前,李孟羲后知后觉的想到了一个问题,似乎钩剑多是一对,是双钩同用。钩剑这样形制的剑,就算带上剑尖,也根本比不过普通剑器,钩剑于刺杀比不过寻常剑器快速,比轻便也比不过寻常剑器,钩剑虽是能钩能挂,但根据多日测试来看,钩剑钩挂住敌人兵器之后,敌人兵器虽然一时被制,但钩剑同时也没有反击之力,而普通剑器回击又快,这就使得,单钩与单剑对攻,钩一点优势都没有。

连单剑都不打不过,单钩简直比鸡肋还不如,连垃圾都不是。所以,单钩一点用都没有,只有配上双钩的时候,一钩挥出,十之八九必然格挡钩挂住敌人的剑,另一钩趁击攻击,单钩是废物,但双钩加一起,是克制剑器的神器。

考虑到这一点,李孟羲预备打造一对双钩,随之有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钩剑作为配剑的替代品,其作用是替代配剑,配剑不能太累赘不能太沉重,这就使得,若造双钩,双钩重量加起来,不能比一把三尺剑重太多。

问题就在这里,为求实用,钩剑要比普通剑器长一点,再加上钩剑复杂的结构,单钩比单剑轻便已是不易,要是再考虑实用,双钩才有实用价值,双钩加起来也要比单剑轻便,此是极难。

要保障实用,钩剑得长过普通剑器,要保障轻便不拖累,钩剑又得轻,又要长又要轻,要满足要求,钩剑只能往细了做。

剑细了无妨,对强度要求高一点而已,如今有包钢和夹钢术,有油淬和尿淬法,有覆土烧刃等一堆厉害技术,再加上精工细作,提高强度并不难。

李孟羲带着图纸去铁匠营去了,他找到军中最好的锻刀匠人们,把锻造要求跟匠人们说了一通。

众人一听,还得造的比剑长,还得两把加起来比剑轻,再看钩剑那个弯曲复杂的样子,要想满足要求,剑估计得细成手指头细了。

匠人们谨慎说出了自己的忧虑,他们恐造指头粗的剑器出来恐不堪使用。

“嗯,这也正是我所想的。”李孟羲点了点头,“所以,我来跟诸位合计合计,该怎么增强剑身强度。

我已思得数法,其一,用包钢术,内用柔钢,外用硬钢,内外刚柔并济,不易折断。

其二,仿着剑脊,剑器有一厚楞,此为减重加强剑身之法,可仿照此法,于剑身之上,凹刻剑脊,以不增多少重量的同时,增强强度。

其三,某知穹形最为坚实,故,剑身最好是浑圆柱形。可如此以来,剑身浑圆,没有锋锐,再结合前者,剑身要凹刻剑脊,不防于剑身之上,凹刻三条剑脊,再加深剑脊,磨剑脊做刃。

如此,剑身之上,面面皆刃。”

李孟羲的方法是,把钩剑的剑身如三棱锥状,使剑身保证圆柱形的同时,面面皆刃。

而且,圆柱有一个特点,就是横截面积相同的时候,它最长。

也就是说,同样重量,做成圆柱,更长。

而钩剑又恰有长度需要,跟圆柱形契合,圆柱亦或说球形圆形,其强度最大,这又正好解决了剑身过于纤细强度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