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较好的情况,这是对面不强拉壮丁,舍得给饷招人的情况下双方的差别。
要是,对方行事暴虐,直接强拉百姓从军,那估计,对方征兵效率得更低。到舆论发酵到顶点之时,当乡间百姓皆知,两波人马在前打仗,一波人马强拉壮丁,一波人马是给足了钱征人打仗,百姓心中都有杆秤,都有自己的判断。
百姓会判断,会害怕万一那伙儿强抓青壮的兵马打过来,恐乡里遭祸,为此,百姓们为守护乡里,甚至会不要钱也来投奔刘备军,就是为了防止抓壮丁的恶人万一得了势会来祸害百姓。
到这一步,一方被百姓忌惮,另一方百姓想借其手把强抓壮丁的军阀给赶走,一方人心背离,一方万民襄助,胜负已分明。
若论,行军之时的舆论宣传,该如何宣传,这一点,李孟羲可——太——熟——悉——了!
什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什么什么要牢记的,当李孟羲仔细想了一阵,想回想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详细内容,奥嚯,想不起来,根本想不起来,就没背过,只记得唯一一句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就只记得这一句。
群众一词,放古代不合适,换成百姓为好。
可,这么孤零零的一句,由士兵们喊出来,太干巴了,太莫名其妙了,所以,得完善补充一下。
思绪飞转,李孟羲想到,岳武穆的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抢粮”的严明军纪。
李孟羲抬起了头,看向刘备与关羽等人,他道,“诸位以为,【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抢粮,不拿百姓一针一线】,此口号如何?”
刘备细细琢磨了这一句话,眼睛一亮,“这个好!”他大赞。
众人皆认为这一句口号极好。
那便妥了,此一句,便作为日后行军时的宣传口号。
舆论宣传,有口号还远远不够,李孟羲想到军中一直有派遣军医往各地乡下行医施药,为的就是收拢人心。
想来,医疗支援也是极好的宣传手段,可以派遣一些医术高超的军医随着游骑商队一起行动,商队在村落中采买的时候,军医可以随意找一二身患重病的村中百姓施以援手,并且,最好是看了病之后,留下大量药材,最好是,一分一文也不收。
料想,古时之官府古时之皇帝古时之统治者,剥削百姓还不够,哪有主动给百姓一分一文的?
些许药材,不值什么,然这些许药材赠给村民,滴水之恩,可换来万民称颂,可换来百姓的涌泉相报。
义军以采买为名收拢人心,只能给百姓留下个买卖公道出手大方的印象,称不上仁义,而施医给药,却可大得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