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之时,李孟羲实在扛不住了,他打着哈欠说犁具明天再改,然后便回去睡觉了。
而关羽,关羽在屋子里把犁左看右看,曲辕犁怎么看怎么简陋,然就这么简陋的东西,犁地却能不可思议的轻便,白天犁了没两分地,根本没能过了瘾,关羽横竖是睡不着,他索性把犁扛起出去了。
大半夜的,关羽叫了几个士卒,然后拿着火把摸黑出了城,出城犁地去了。
很无法理解关羽的行为,犁地都能上瘾。
翌日,为正月三日。
这日清晨,李孟羲一早起床来到城主府,冻的胡子眉毛上打霜了的关羽刚好扛着犁回来了。
见关羽模样,李孟羲惊讶,“关将军,你是干甚去了?”
关羽将曲辕犁小心的靠墙边放下,抖了抖身上的冰霜,关羽呵呵一笑,“某去耕了会儿地。”
李孟羲无言以对。
此时李孟羲还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他误以为关羽是起的早然后去一大早去犁地去了,然而实际情况是关羽兴致勃勃的犁了一晚上地,犁了何止有两隆地,而是犁了一大片。
之后,便是平平无奇的早饭,早饭算得上丰盛,有豆浆,有肉汤,有馍馍,还有煎蛋,营养绝对充足。
饭正吃着,外边有响动,方抬起头看,便有几名风尘仆仆的甲士走进门来。
为首甲士把身后背着的一大包东西一解,往地上一放,然后抱拳说到,“我等奉玄德公之令,特带回生姜数袋。”
一听如此,李孟羲和关羽连忙起身迎接。
关羽指了指屋里空下的矮几,对几个甲士说,“屋里坐!某去拿些饭。”
虽是几个小卒,可也远道而来,关羽对之如同待客一般周到。
李孟羲上前去把生姜袋子打开,从里边掏出了几块姜看了看,他看向几名从涿州赶来的士卒,他开心的笑道,“多亏了诸位日夜兼程送来这许多生姜,可算解了我军中燃眉之急!”
刚落座的几个甲士闻言喜笑颜开,忙说哪里哪里,都是份内之事。
李孟羲饭也不吃了,过去陪着几个甲士随意聊了起来,李孟羲问了涿州之事,问了刘备,问了涿州种种,随意聊了一会儿,关羽端着木盘,木盘上放着几大碗热气腾腾的肉汤送来了。
见状,李孟羲适时起身离开,他笑着对几个半熟不熟只是少有照面的几个甲士说到,“趁热吃饭吧,幸你们回的及时,咱们前几日刚宰了许多牲口,正好赶上吃肉。”
关羽端着木盘亲自来给甲士们送饭,甲士们岂敢拿架,赶紧过来接过。
等甲士们都吃上了,李孟羲这才回到自己座位上继续吃饭。
至如今,曾不很通晓人情世故的李孟羲,多少算是历练出了些能力。
肉汤定是好吃极了,看几个甲士们吃的狼吞虎咽的就能知道。
刘备回涿州才几天呐,这立刻就有士卒从涿州把生姜送来了,东西虽不多,可刘备记挂着巨鹿众人,不免让关羽心暖。
关羽很想问涿州的事,可吃着饭,也不好问,便只能等吃完饭再说。
终于等到甲士们喝完了大碗的肉汤,关羽又给每人又盛上一大碗,待甲士们将又一碗吃完,确定每人都吃饱了,关羽这才出言问到涿州之事。
所问种种,甲士们一一答了,关羽没问出什么,因这几个骑兵答,刚回涿州第二天清晨,便被刘备派回巨鹿这边,满打满算,除了行军,呆在涿州一日还不到,涿州事务因而了解的不甚详细。
关羽点了点头,问几个骑兵,“大哥派你们回来,有说送完了姜,还回去听命吗?”
骑兵队长答说,“未曾。”
关羽笑道,“那便留在巨鹿,咱这边也是大有事做啊!”
关羽说的很是发自内心。
说起来,自众人分离之后,刘备走后,这边发生的事可太多了,高压锅,造纸,活性炭,铁锅,好吃的不行的糖醋鱼,还有白馍馍,还有祭台,还有昨日的曲辕犁,这一桩桩事,可有趣的很。
——
接续着昨日未完成的事,今日要做的最重要,是要优化曲辕犁结构,然后定型,然后投入生产。
吃过饭,李孟羲和关羽一起去了匠人营地,一大群各类工匠召集到一起之后,所有人都朝李孟羲看来。
李孟羲挠头想了好久,所有人都静静的等着他。
曲辕犁结构简单,可改进的,李孟羲觉得有这么几个点,第一个是,犁头,到底犁头多大合适,太大不仅浪费,而且在犁地的时候太吃土,太沉,反影响耕作速度。
而犁头太小的话,吃土就会太浅,犁的也会偏窄,同样也影响效率。
除了大小,形状也是一个考虑范围,到底怎样的犁首形状破土最为犀利,是尖的,还是他喵的梭形也就是所谓的流线型,还是箭头形状,还是翅膀形状,中间高起的棱形的。
若土壤是流体,那么李孟羲知道,流线型一定更长于破土,可,土壤既是固体,又不是纯粹的固体,土壤比较软,那到底哪一种犁首最好,李孟羲知识有限,也弄不清楚,只能将所有可能都拿出来试一试。
除了犁首的外形,还有犁首的安装角度,到底是对地深一些好犁还是浅一些好,这同样很影响犁的使用,同样跟耕地效率密切相关。
除了犁头,还有犁铧,犁铧需要考量的点则有,犁铧大小,犁铧偏斜的角度,犁铧是一个弯曲的铁片,那么弯曲的弧度又是怎样。
曲辕犁还有辕臂,辕臂怎样弯曲才最协调,是一整段圆弧,还是一个s形的弧,又有,整个曲辕犁,制作最麻烦的就是辕臂了,那有无将辕臂制作的工艺再次简化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可能。
还有,曲辕犁的最恰当高度需要测试,曲辕犁扶手的长度高度倾斜度,也都需要测试出一个最好的式样。
又有,曲辕犁所用哪种木材最好?反正柳木是肯定不行的,柳木软的跟面条一样,很不耐用,所以木材虽非曲辕犁的关键,但木料同样有必要略微抉择一下。
林林总总,李孟羲认为有多达二十多项测试,他向匠人们下达了庞大的生产和研发改进任务,李孟羲向所有匠人们道,“任何一人但有能改进曲辕犁者,重赏钱财百贯!上不封顶!”
百贯之赏,可是重赏,长时间以来,匠人们所得的赏赐,最多也不过是两百斤粮食,百贯重赏砸到了眼前,匠人们无不振奋。
匠人们干劲十足的回去忙碌了,李孟羲左看右看,他虽也想深入到改进之中,可李孟羲清楚的知道,众人的智慧一定胜于一人的智慧,尤其是曲辕犁这类贴合农业生产的工具,匠人们或许能有很多奇思妙想。
——
木匠营,一众匠人回去干活,走回工地里,被百贯重赏刺激的心情激动的匠人们摩拳擦掌着,有一人看了看左右,提议说道,“这犁也好做,要不咱们多做点,看看都出主意改改?”
众人一致赞同,都动手做曲辕犁去了。
这第一条有价值的建议已经出来了。
曲辕犁原型犁就一个,问题就在这里,要改进的话,犁就那一个,想凑上去摸一下都挤不进去,说要改进,可是摸都摸不着,不就等于隔岸观花了,还怎么改进。
所以,既然要集合众人之智,第一步,便要令众人每人都有一架曲辕犁去折腾。
这一点是如此重要,而李孟羲都没想起来,幸而匠营体制完善,一众匠人的生产积极性早被激发的淋漓尽致,自动的将缺陷补上了,可见匠营制度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