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最高效的掠夺方式(2 / 2)

“不论是啥,都三百钱。”

小贩的这个话,让民夫惊讶。

众所周知,粮食价钱有贵贱的,有贵有便宜,可人说,不管是黍子还是高粱,全都三百钱。

民夫赶紧说,“俺要黍子!”

小贩看了民夫一眼,“照说不论粮的,有啥你买啥,罢了,你先来,就给你黍子。”

说吧,小贩朝粮车上翻下来数个粮袋丢在地上,然后一一解开,找到了其中装黍子的袋子,提到前边。

“来,买不买?”小贩拿起秤杆道。

“买!”民夫赶紧道。

到了跟前,民夫拿着破布团,一根一根的拆开绑在破布团上绑的严严实实线,拆了一根又一根,拆了好一会儿,终于是破布拆开了。

布团拆开,里边是不多的钱。

民夫小心翼翼的一个一个数了,才二十三个。

钱拢在手里,抬头,民夫冻的青灰皲裂的脸上,僵硬一笑,“俺媳妇给俺剩里钱,就这几个。”

卖粮的小贩不是旁人,他也是流民中人,不过是流民中先穿上了甲胄当了战兵的人而已。

小贩沉默了一下,伸手接过民夫手里的钱,数了一遍,念到,“二十三钱。”

说完,随手把钱丢在了脚边筐里。

钱落在筐里,当啷一阵响。

“钱值个啥,活着要紧。”小贩面无表情但是心里很同情的安慰了一句。

“二十三钱,给你七斤十两。”

说罢,小贩拿起秤,袋子里舀了黄澄澄的黍子,舀了满满一秤斗黍子,然后加秤砣,特意把秤杆提到民夫面前让民夫看清,一阵称量,又去了一些,称了好几次,刻度定住了。

“七斤十两,这称够数吧?”小贩问。

“够数!够数!”民夫带着讨好的卑微的笑,嘿嘿一笑。

“来,拿啥接?”小贩问。

民夫抖开了一块破布抻开。

小贩掂起秤盘哗啦一声把黍子倒在破布上。

民夫拿破布包了黍子,把黍子揣怀里抱得紧紧的,低着头埋头往回走。

“二十三钱,黍子七斤十两~”

小贩在后面叫唱着。

民夫怀里揣着粮食走了回去,其他民夫为围上来七嘴八舌问,“买了木?买多少?”

“俺们看看,粮好不好?”

“咋?俺们看一下吗,你走爪?”

……

买到粮食的那个民夫,木着脸,不跟别人交流一句,埋头就走。

走着走着,这个面色青灰的青年突然就流了眼泪哭了。

他是在哭他死去的那个媳妇,他是在哭把媳妇留下的最后一点钱给花了,还是在哭其他,不得而知。

粮食卖的实在是太贵了啊。

有了第一个买粮的人,很快便有第二个。

买粮的人很快多了起来。

当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买了粮食走,人们开始慌了,莫名的就开始争抢着往前挤。

啪的一声鞭子凌空抽响,“挤啥呢?排队!”凶神恶煞的甲士怒吼一声走了过来。

甲士们走到拥挤起来的人群中,呵斥人们按前后排好。

甲士有长久的积威在身,民夫们不敢放肆,不一会儿,乖乖的排好了队。

幸而事先早有考量,怕的就是人多哄乱,事先早有准备,派了足够多的甲士来维持秩序。

不然,若是只是粮队单独来,是维持不住秩序的。

秩序混乱还是其次,万一有人趁乱抢粮,有暴乱炸营之可能。

刘备是有考量到这一点,因而做足了准备。

营地各处,售粮已趋于火热,营地四周百支粮队每一队附近,都跟了长长的买粮队伍,一切皆如预料中的一样进行着。

随着售粮火热的继续,中间有突发诸多情况。

一支队伍中,当轮到前面的时候,一民妇小心翼翼的拿着一块叠好的手帕,将一只洁白的玉镯子从里拿了出来,民妇卑微的讨好着陪着笑,“俺木钱,有个镯子,大哥,这个镯子你看值个啥价?”

小贩看了一眼民妇的镯子,面无表情,“有军令,不让收玉器。走,下一个!”

民妇一听不要玉器,顿时急了,“大哥你多少给点儿,俺这个是好玉,恁再看看……”

小贩不耐,放下了秤,忍着暴躁回了一句,“好玉坏玉俺也不不懂,都说了,俺们不收玉器!”

民妇都要哭了,可怜不已,怯懦着祈求,“大哥,你多少给俺换点粮,哪怕换两斤……”

小贩忍不了了,吼了一句,“走!不收!下一个!”

没换到粮食,民妇可怜又无助的拿着镯子走到一边,她想用镯子跟别人换钱再买粮食,亦或是拿镯子换别人的粮,没人肯跟她换。

明知道玉器换不了粮,傻子要玉器。

生存压力下,换不了粮的玉器不值一物。

关乎切身利益,消息传播的极快,很快,半个营寨的人都知道了拿玉器换不到粮,人家不要。

这一下,不知几家欢喜几家愁,不知多少身上藏着玉器的人忧愁不已。

玉器本算是珍贵之物,价格普遍昂贵,售粮队不收玉器,并不是想跟当铺一样,狠压人家的价钱,贱收人家的玉器。而今是卖方市场,真要想狠压玉价,由不得民夫们选择,要想收,义军真的能以泥土的价钱买得宝玉。

刘备之所以下令不收玉器,乃是和李孟羲早商量过的缘故。

事出李孟羲,李孟羲以为,玉器这玩意儿,一是玉器良莠不齐,鉴定麻烦,不方便定价,二是玉器价格昂贵,如果实诚的买,军粮耗损严重,要是狠压价格去买,虽说也能买,且不亏粮食,可太欺负人了。

三是,李孟羲认为,玉器价格虚高,也就是作为硬通货的话,玉器不够硬,不如金银易出手。

就算能收购一千件玉器,就算是一千件高档玉器,东西到了手里,到哪里去兑换钱粮?

哪个豪强能买的下一千件之多的高档玉器,就算他买的起,他愿买?

盛世还好,玉器这类东西可以一玉千金,此时乃乱世也,玉器不如黄金坚挺。

玉器价格高,且不好出手,两下相因,李孟羲索性不收玉器了。

这绝不是在欺负人,若要欺负人,收玉器但是同时把玉器压的价格极低就成了。

心怀仁慈而已,李孟羲可是看过很多电视剧的,电视剧中,经常有爹娘死了,留给小孩子的唯一纪念就是玉佩玉镯子之类,玉器大抵都是带有着亲人的遗物或是家族祖传的意义,拿粪土一样的价钱去贱买人家爹娘留下的遗物,于心何忍。

李某人生财有术,有点石成金之能,这般蝇头小利不义之财,不是赚不了,是不想赚,不屑于赚。

除玉器不收,金银铜可不在此列,就是铜,有汉一朝,经常所说赏金五千,这五千金,大可能是五千两纯铜锭。

纯铜锭比铜钱珍贵,更比金银常见的多。

售粮进行着,一处售粮队,轮到一刀疤脸,刀疤脸也不说话,神色很是冰冷和阴沉,这个刀疤脸伸手,把一块金灿灿的东西递给小贩。

小贩惊讶的看了一眼,“呀!金子?!”

“嗯。”刀疤脸嗯了一声。

小贩稀奇的拿起金疙瘩,入手沉甸甸的,小贩爱不释手的把玩了好一会儿,恋恋不舍的还给刀疤脸。

“这位兄弟,你先站边上,俺也不知道金子啥价钱,得会儿俺帮你问问。”

手里拿着金旮瘩,却买不到粮,让刀疤脸多少有些郁闷。

刘玄德未料及民夫手中会藏有金银之物,准备还是有不足。

小贩们没办法判定金银物价,这个问题其实李孟羲早就意识到了。

早在游骑商队建立之时,在游骑商队出去采买物资之时,李孟羲就意识到军中很缺乏通晓物价的人。

寻常小商小贩,能大约知道粮食价格,知道牲畜价格,就不错了,可采买事宜,会涉及到药材,兵器,铁器,布匹,战马,车驾,等等,寻常小贩不能精通所有商品的物价,因而去采买时,困难重重。

当是时,李孟羲就意识到,军中应该组建专门的采买队伍,只要涉及到商业行为,必然涉及物价,必然会需要懂得各种物价的人。

李孟羲早就有想组建一个物价顾问小组,可是一直一来事务缠身,没有空去张罗,到今日,涿州军缺乏计价团队的这个缺点,再次暴露了出来。

民夫十几万之中,这十几万民夫可都是黄巾,之前攻城破府之时,黄巾劫掠的财物可不少,因而黄巾民夫之中手里有金银奇珍的不少,可这些金银奇珍却难以快速计价,钱财到了嘴边却难以吃下去,效率极其低下。

当传令兵回禀城头,说有人持金银购粮,售粮人不知其价,难以决断。

城头观望的李孟羲和刘备二人,听到传令兵的汇报,两人相视一眼。

刘备道,“羲儿,这商贩还是得组建一起,自成一队。”

刘备说的是游骑商队作为军中正式编制确定下来。

李孟羲眉头皱起,“物价,可真麻烦。”李孟羲想到的是物价,不只是金银的物价,包括所有货物的物价,包括跨地域商品的物价,包括随着各种因素影响不停变动中的物价。

要掌握这一切物价信息,单纯召集一些小商贩组建起游骑商队可是远远不够的。

得有厉害的商业人才才行。

可这样通晓全天下物价信息的人,这么厉害的人,哪里去找?

总归是个麻烦事。

——

卖粮食过程持续了整个下午,粮车卖空了许多车,换来的是到天色将暗之时,只一个下午,便把十几万民夫藏在手里七成钱财收拢走了,一个下午,刘备得钱财足足四百一十车之多,钱财数量无算,甚为惊人。

假若不是卖粮,是硬抢,民夫们会把手里的钱财藏着掖着,甚至吃下肚里去,甚至丢了都不给不让抢劫的人如愿。

纵是去抢,去杀个人头滚滚,纵抢个十天八月,能抢到的钱财难过六成,且费时费力。

可,只是三天造势三天断粮,待时机到时,只用把粮食拉去一卖,以十倍的天价卖粮,不用刀,不用恐吓,不用抢夺,只一个下午,民夫心甘情愿把钱交了出来,心甘情愿把钱交个底空。

藏着掖着?没有。把钱吃进肚子埋进土里?没有。把钱宁可扔了也不给?没有。

半日啊,瞬息夺得民夫手里七成多的钱财,这个恐怖的掠夺效率,经济掠夺的方式,实乃最可怕的掠夺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