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练兵之难,难在后勤(2 / 2)

那人委屈,“俺站着木动。”

“木动?你抓头干啥?”

“痒……”

“痒?他娘的!”新兵教官气骂。

“我说下!不让动,不是说你站着不动摊儿就是没动,得站的跟石头一样!连一根手指头都不准动!”

听这教官训话的内容,跟李孟羲曾经解释何为立正何为军姿之时,说的话一模一样。

义军营寨沿路排了几里地,从尾巴看到头,花了就有快半个时辰。

再拐回来,又是半个时辰。

巡查一个来回,练兵就该结束了。

传令骑兵奔走出去,呼喊各队停止练兵,各自休息。

李孟羲和刘备站在路边,两人看着各处练兵从热闹到寂静。

刘备笑道,“羲儿,再有几晚这样,咱可就没柴了。”

柴还真是麻烦。

此一番练兵,只练了一个多时辰,给一千多个新兵队,每队就发了两根木头而已,这一下,就用去了两千多根硬木头。

练兵规模大了,木头消耗不起了。

木头要是用完了,做饭都没柴做饭了。

李孟羲意识到,要想趁夜练兵,得解决光源问题。

不仅是现在,就算以后物资充足的时候,用木头做照亮工具,也用不起。

至于好用的照明工具,有个探照灯就好了,探照灯往高处那么一架,一盏灯,足以把整个操场照亮,一盏灯可供三两千人照明不在话下。

光源的问题,李孟羲认真记下了。

还有今晚练兵倒是弄明白了一件事,如果照明问题不好解决的话,以最低消耗,一队两根木头,凭借这两根木头带来的光亮,正好是够立正与军姿训练。

于新兵来说,站军姿,站半个时辰一动不动,又恰好是最锻炼纪律性的训练。

现在条件有限,但将练兵持续下去,勉强足够。

夜里就只练军姿,只练纪律。

早晨的半个时辰,则就可以练集合解散,报数,对正,立正踏步等夜里不好练的东西。为提高时间利用率,早晨则就不必去练立正站立了。

如此,晨晚的时间都被高效的利用起来,这第三批数万人的练兵,竟不比前两批进度慢上多少。

这大概就是统筹。

前两批练兵,训练场开阔,一圈都是火把,火光通明。于是,于夜里练兵的时候,能练立正军姿,还能练走动跑动。

统筹之后,把所有立正训练,全压到晚上。晨间,则全力练动作。

如此,这第三批练兵日均训练时长,并不比前两批少。

军营陷入安静之时,李孟羲狠狠地打了个哈欠,和刘备告辞,他要回去睡觉了。

于睡觉之前,忍着困意,李孟羲凑着火把的光亮,提笔疾书。

他要写的,是从昨夜,到现在,所有未来得及写的东西。

“【于十一月,十七日,夜。

新兵四十营查验。

于途中,见新兵教官缺失如下。

其一,有新兵教官发令操练皆能,而不能于训练之时军仪严整。

练训之官若弯腰探背,则无仪也,无仪则不肃,不肃则操练不能庄重。

故,教训之官,走停必有立正,跑必有跑动立正,转向则脚定身转,必如原地转向动作。

其二,有新兵教官下令之时,口令急促,或口令过缓,不能于动令之前,拖音预备,不能动令短促有力。

其三,新兵经三十五日训练,大多水平相类,走停转跑皆能。然少有些许新兵,通识队列慢于旁人,于此类慢进之人,教官不知着重练训。此不足也。】”

“【于十七日夜,刘玄德为查验新兵四十营,令尽取军心火把以做校场。不防,令有不备之处,新兵取走俘虏营火把,至俘虏营一片漆黑,终至俘虏暴起。

此中,有令不严谨之失,有军中条例不谨之失,有军中低级军官能力不足之失。

令不严谨,则可使每出令,有人核审,此为核查之制;

条例不谨,可于俘虏加一条例,令,俘虏营之看押人力,灯火物力,不到危急之时,不得调动。纵敌军围营甚急,可调战兵,可调伙夫,可调伤兵,甚至,可使骑兵下马为步兵填战,而不可动用俘虏营看押人手。因俘虏营乃重地,万一俘虏营有失,乱起军中,轻则死伤无数,重则营啸。

至于低级军官能力之不足,如十七日夜,看守俘虏营军官若能看出尽收火把之险危,出言阻止,则不至生禍。于此,或可放权于各部军官,令其有独断之权。如此,再遇有如撤俘虏营火把之事,则其可有自决之底气。】”

“【于十七日夜,俘虏暴起之时,数甲士为投石所伤。

由此知俘虏看管之细则更改。

其一,再抓获俘虏,俘虏需将兵分押。因俘虏中之敌军将领,其有统众之能,且有威信,若其有心暴动,从其动着,十之七八。故,若要俘虏营安稳,则必将兵分押。

其二,俘虏看押之地,不能有砖石瓦块,亦不能有长草藤蔓,俘虏虽无兵刃,砖石可伤人,长草藤蔓亦可伤人,需防之。】”

“【由俘虏用石伤人之事,知飞蝗石。

飞蝗石,马战之器,其用于暗算伤敌,更胜于弓弩。

飞蝗石胜于弓弩者,一在其体积轻盈,便携带,二在其取用迅速,战阵取石,顺手可为,因迅速,敌不能胜防,三则在其隐秘,隐秘则敌不备,四则在其激发迅疾,迅疾则敌不能闪躲,五则在其微小,微小则敌不能持兵拨打。

有此五者,二十步发飞蝗石,猛将亦中招,此斩将利器也。】”

“【于十八日,新兵教官一千二百,扩练新兵三万九千余人。

设番号,立编制,有十二旗,一百二十营,一千二百队。

为少混乱,令行军扎营皆为一字长蛇阵之法,使前后分明,井然不乱。】”

“【十八日夜,新兵数万,夜练首次。

所遇之难,难在无灯火,难在火把不足,难为长继。

故,既夜练无火,不能大练,则不妨于夜里只练立定,只磨练纪律。

至于其他,留于每日晨间再练。

由此知,夜中照明工具,当研备。早晚必大用。】”

“【至于查验新兵教官练兵成效之法,则以声验。

何为声验?

练兵之初,新兵生疏多错,故而,教官若用心,则必多斥责,必多指正,必多示范。斥责指正示范多时,声必大,必吵闹。

反之,若一新兵队,鸦雀无声,则必是其教官玩忽职守,不下力用心。

故,以声查验之法,教官声吼激烈者,大抵无大错。悄无声息者,则需上前提醒之。】”

于最终,李孟羲把所录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在【照明工具】四个字上,李孟羲着重圈了几圈作为重点标注,然后他卷起布匹,收起笔墨,灭了火把,踢掉鞋子,睡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