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复合工具思路(1 / 2)

[[之前,跟关羽刘备讨论过,军中需要储备一些诸如锯子,斧头,锄头,铁锹之类的辅助工具,以便在需要开山铺路时有的用。

现在再去想,其实可以进一步降低携带这些辅助工具的后勤压力的。

跟瑞士军刀一样的想法,尽可能的把功能结合。

按照这个思路,锄头和老虎耙子结合,一边是锄头,一边是三齿耙子,这样一件工具,就拥有了两种用途,省了一件工具。

再有,铁锹可以和斧头结合,铁锹的重量,跟斧头近似,也利于劈砍。

还可以继续牛逼一点,把一把铁锹做的这边是斧刃那边是锯齿。

再把锹用好铁做,都能当兵器使了。

这既能当斧头,又能当锯子,还能当铁锹用的锹,李孟羲突然觉得,怎么有种莫名其妙的熟悉感呢……

突然,李孟羲眼睛一亮,“我想起来了!”

李孟羲惊呼出声,然后一拍大腿站起来,头也不回的往外冲。

刘备关羽惊愕,看着李孟羲挤过人群,跑出了帐外。

帐外乌漆麻黑,还下着大雨。

“云长,过去看着羲儿。”

刘备怕李孟羲出事,嘱咐到。

关羽点头,跟了上去。

李孟羲这一惊一乍的,刘备笑着摇头。

没多大一会儿,李孟羲怀里紧紧抱着一卷麻布,拿着笔回来了。

关羽跟在他身后。

两人都没拿雨具,衣服被淋湿了。

回来了,李孟羲话也不说,只顾着忙。

他摊开麻布卷,放在弟弟的被窝上,提笔就写。

“遇雨,全军夜不能宿。为防雨,有扎营之法四则,一择高地,二掘疏水沟,三埋帐篷,四垫高床铺。

于帐篷,帐篷应长边沿,长及地且有冗余。

于床铺,议得床铺解决之法,有二者有半。

一为,防雨睡袋,二为,折叠床具。

其半者为,以携行具之大篓作为支床之用,八人八篓,可支床四具,四人先睡,半夜后,再睡另四人。此法有可取之处,然不能尽善尽美,故为半法。”

“由床具,又引而知吊床。

吊床一则节省地方,利于舟船狭窄之处;二则,相较硬床,吊床更能适应水面颠簸。

故,吊床极适水军。

若他日组建水军,必用吊床。”

“携行具,除携行之外,竟能另有其他用处,可为床铺支柱,可为凳,可为写字之桌,亦可为泅渡之桶。

由此,知携行具改进之法,携行具下底上沿可编平整,以使支床之时,床能稳当;携行具可于一面,编缀薄木板,木板不需厚,不需大,有此平处,可用于写字;篓中之防雨袋,可缝为方,与篓契合,便于泅渡之时。”

“由此,引而又知,在增加军队应对复杂情况能力的同时,又不增加军备,不增加后勤压力,可用整合通用法。

即,一携行具,可通用为桌、凳、桶。

又可使锄头与三齿耙相合,一物有两用,省却一柄之重。

又可使,一锹可为斧,可为锯,可为锹,折而可为锄,战时可为兵,炊时可为炊具。

此乃,兵工铲。”

写完,李孟羲在布匹上,提笔画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铲子。

这铲子短柄,铲头也不是方的,而是鸭嘴形。

这铁锹两边,一边是刃,一边是一截短锯。

李孟羲给好奇不已的刘备和关羽解释这件神器,“且看,此器轻便,且可砍,可锯,可掘,折起还能当锄头,飞掷而出还能伤人,战时,抓着砍人也是行的,不比斧头差。

再有,放火上烧热,烤个肉,烤个野菜,也是方便的很。”

李孟羲说起后世的神器,一脸的兴奋。

只此一物,能让义军的野外作业能力,提高数倍,更加其轻便容易携带,还不增加多少后勤压力。

刘备关羽拿图细看,惊讶的不行。

一是惊讶这怪模怪样的铲子,二是惊讶李孟羲画的东西活灵活现。

那当然,李孟羲画的可是3d图形。

“此……何物也?”刘备惊奇问道。

“此乃兵工铲!”李孟羲答道。

兵工铲,即是兵器,也可工具。

“好名字。”刘备点头。

李孟羲竟然还有造兵器的本事,刘备叹为观止。

大雨一夜,睡不成觉。

不想,就是这个啥也干不成的夜里,连练兵都终止了没能练,于此夜,却商量出了不少重要的东西。

义务教育,扎营法,睡具,以后组建水军的细则,还有通过提高通用度与组合功能的方式,提高军队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的同时,又不增加后勤压力,这一点,是极重要的军略核心关键。

至于兵工铲,如此好玩儿又强大的一个工具,则属于小玩意儿了。

兵工铲生产难度或许会比较大,其他的,把锄头和三齿耙结合,把各种工具结合,制造难度可能也会有。

但这毕竟是一个思路,一个大大降低后勤压力的思路。

其中的技术难度,则属于可以克服的问题。

若兵贵精不贵多这句话是真理,那么,与其给一支人数不多的军队,配足后勤配备,让这支军队,能发挥数倍于人力的作用,那么其实,配给精兵的兵工铲也好,各种复杂昂贵工具也好,相比维持一支庞大臃肿的非精锐部队,精兵政策的成本其实小的多。

固然,一柄兵工铲,可能比三把刀都要贵了。

可是,养三个战力不强,组织度也不够,一人发把刀就算了的士兵,那这三个士兵的粮草军饷等花费,再加上人力的浪费,其耗费,比一把兵工铲多几十倍不止。

故而,精兵政策,其实性价比很不错。

一夜时间,李孟羲哈欠连连的和刘备关羽,畅谈了一夜,直到雨停了,往帐外看,天也蒙蒙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