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个善良的小娃娃,看着更是气度不俗,众人都觉得,这娃娃日后可不得了。
就是,众人遗憾,只知刘玄德有一个军师,军师是个小娃娃,却不知小娃娃叫个啥。
归乡之人还记得李孟羲的交代,人交代说,瓦罐不多,路上柴火啥的也不好找,要是有人半路走,瓦罐也不好分,还是先把粮食煮熟了带着走,更好。
众人便四处去找水,就在义军旧寨,烧火蒸粮。
有的队人少,先把粮食煮完了,打点好包袱,拿着义军给的防身用的刀枪,跟余人告别。
历尽风波的众人,此时多少也有些交情了,走的人憨笑一声,“俺们先走了!”
还忙着的人抬头,手一摆,“好走!”同样憨笑。
渐渐的,下午半午之时,最后一伙人煮好了粮也匆匆走了,义军旧寨之中,除了一些未灭的火堆,什么也不剩了。
再说义军的行军队列。
经由今天分粮之时,想走的人已经领粮回乡了,想投义军的人,都留下了。
既然相投,就是自己人了。
乡勇们也不必像看管俘虏那样,时刻紧盯着不得闲。
军师有令,余下这些人,不再是俘虏,而是投奔之人,不得再相欺。
胆敢有犯,定斩不饶。
军令即下,义军便分为前后两部,中间夹着归附民夫。
不是看管,而是前有引路,后有照看,前后皆有制,有一定组织和纪律的乡勇们,当能控制住民夫们行军的速度。
不然,若是让民夫们在后边自己走,有人走的快,有人走的慢,快的不等慢的,慢的也不追快的。
走百米,快慢拉开三五十米的距离,走一里,前后拉开半里。
要是走了十里,几百人的队伍,愣是能拉的几里长,比放羊还乱。
关羽兵法精深,行军细微处之安排,便是其兵法学问所在。
这日行军,李孟羲学到了前军后军呼应之法。
看来,行军并不是易事。
李孟羲站在车上,看着前后的行军队伍,与前世所见的军人拉练的队伍相比混乱很多的义军队伍,李孟羲眉头微皱,有所思索。
离李孟羲不太远,后方压阵的关羽刘备二人,行军途中无聊,关羽刘备二人就看李孟羲手扶车栏,站着很久了。
刘备指了指,笑着指给关羽看。
关羽面上带笑,手拂长须,看着李孟羲小小的身影,颔首赞到,“行军十余里,就见羲儿纹丝不动,就此定力,已殊为难得。某去问问,他因何凝神。”
“驾!”关羽轻夹马腹,口中轻驾一声,纵马前去。
片刻后,刘备就见前去和李孟羲交谈的关羽,两人谈了许久,关羽这才回赶。
“如何?”刘备问满脸笑意回赶的关羽。
“哈哈!”关羽朗笑,“羲儿是在观某行军之法,他说,我行军队列,不甚整齐。”
关羽快慰大笑。
刘备忙又问,羲儿所言可有道理。
关羽前后看了一眼,点头,“某也觉得散乱。”
自涿郡起兵,乡勇自募集到打造兵器到练训,月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