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所有武官都要把私军交出来!
武官的私军其实就是军户中战场表现优异的人。宣府是京畿要道,时常遭受草原攻击。身边有一支强大的私军,更能保证武官们的安全。由于武官世袭,他们能轻而易举决定手下军户全家的命运。
被编入私军的军户几乎都是“自愿的”。不自愿又能怎么办?得罪武官,会牵连家人和子孙后代。何况当武官的私军,日子过得总比一般的军户好。
所以军中的现实是,士兵战斗力下降的很快。最能打的往往是武官身边的私军。私军的战功都是武官的。武官升迁,军户们凭战功翻身无望。如此恶循环,也难怪和鞑靼人交手九败难得一胜。
若说最支持朱厚照进行军事改革的,当属马中锡。彭清只敢心里默默赞同。而马中锡署名投稿《京报》摇旗呐喊。
“你名下应该有私兵120人,为何现在只来了40人?”马中锡拿着自己整理的名册一一核对,发现对不上,立刻找上门找事。
“你所在的千户所应有人数1120人,实际只有800人。朝廷发放的粮草和军饷按照1120人实发。要么把你的私兵全部交出来,要么补足被你吞掉的军饷。否则别怪老夫奏明朝廷罢了你们的官!”
“若不是鞑靼一旁虎视眈眈,本官弹劾马仪的时候岂会漏了你们!”马中锡狠狠瞪向他们,话中的遗憾溢于言表。
闹得武官们差点给火筛立长生牌位。
就在马中锡收拢私军充实宣府防御力量的时候,焦虑不安的神英再次找上了英国公。
“国公爷救我!”
神英以为朝廷会顾及火筛饶过他。可没想到马仪的罪还没他重,被夺去了官职押送进京。看来朝廷不会轻易放过他。此刻神英甚至想让火筛马上进攻大同,能让他戴罪立功。或者让太子见识一下他领兵的能力,被太子收归帐下。
英国公在大同呆了三天,好言好语奉劝神英交出兵权、夺职闲住,等适合的机会再东山再起。神英热情地招待,就是不领英国公最后的善意。
马中锡都把马仪干下了,英国公不准备拖下去。惠安伯暗中准备了三天,时机已经成熟。
“本国公不想让你给武官丢人!”英国公冷声道,“我们一同去大同官衙找许进,让他不要弹劾你。”
神英因为上次勾结御史、私开马市的事,和许进闹得相当不愉快。听了这话以为英国公准备替他出头说服许进,立刻让人准备上厚礼登门拜访。
许进看在英国公的面子,倒是没把神英的礼物扔出去。
“神总兵到了本官的官衙还要带上几百号亲兵?”许进嘲讽,“以为这样就能掩盖你在本官身边安插眼线?”
神兵赔笑。在英国公的示意下,把大部分亲兵留在官衙外,只带上两人跟随英国公进府。
神英刚在正堂坐下,一张大网从天而降。没等他反应过来,连人带椅被英国公一脚踹翻。他身边的两位亲卫,则被英国公身边的张桐快速解决。
制服神英后,侣钟和行人司官员从后堂走出。宣布了惠安伯的任命以及押解神英进京的圣旨。
神英这才知道他中了英国公的缓兵之计。
“我手下的兵与我出生入死,他们只听我的!国公爷不怕军营哗变吗?”神英色厉荏苒。
英国公笑问:“哗变?就靠几位千户吗?惠安伯答应补足军户应得的田地。大同卫所九万多军户,无一人会为你反抗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