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绥远总兵吴三桂(1 / 2)

[[第16章 绥远总兵吴三桂

顺军正在四面开花,崇祯大帝再不尽快妥协就没机会了。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可谓气死猴子吓死鹰。

进川不容易,出川也不方便,蜀地相对隔绝的地理环境既隔绝了敌人也封闭了自己。

“天府之国”的名头绝非浪得虚名。比如两宋时富裕的四川一直都是中枢财政的主要支撑,南宋早期宋金对峙之时蜀地征收钱粮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如果没有四川为整个南宋输血,恐怕挫宋根本无法抵挡一百五十二年之久。所以相对大明人家其实没那么挫。

到了明朝,蜀地田赋约占全国总数的百分之二,跟宋朝没法比。真不知道老朱家两百多年来都在干啥。

要说大明在四川农税收的少是让利给了百姓,百姓肯定不相信,否则为啥每隔几十年就要来次大规模的民变?兵变也不少——这还不包括土司搞事情。

明初四川有田一千一百多万亩,明末是一千三百多万亩,二百多年间涨了区区二百多万亩。糊弄鬼呢!

康熙二十四年刚平完农民军余部和“三藩之乱”,四川“计通省户口,仍不过一万八千余丁,不及他省一县之众。”这里把丁口凑整再给他翻十倍算成人口,人均耕田十亩计,这样也不过有田两百万亩。康熙三十三年颁布《招民填川诏》,到康熙四十九年四川田赋仍然只有万历时期的十分之一。收的那点粮约相当于大明蜀王一系年实收禄米的三分之一。

然而又过了十多年后的雍正五年开始清丈四川田亩,查出来的数据是将近四千六百万亩耕地。算上辖区范围变化、折亩制不同、度量衡不同以及新垦荒地等等带来的不算很大的影响,总之可以看出来明朝时的四川隐瞒了多少田亩。简直丧心病狂。

反正四川是块宝地,大明占着茅坑不拉屎有啥办法,只能让大顺接手了。好好经营个五六年,到时仅四川每年征收的农税就足够让明末陕西三边四镇的十七万兵马一天吃十顿饭吃到撑死,而且还是刨除占大头的运费后的粮食。

李自成在怀庆招待京城来客时,顺军正兵分四路向四川进军。

一路从荆州出发坐船走三峡水道逆流而上;

一路从襄阳出发走房县、竹山沿堵水西行越大巴山沿大宁河南下而入夔州府奉节、万县,策应三峡水路顺军;

一路从郧阳出发走白河、安康、紫阳、万源一路南下重庆;

第四路同样郧阳出发,在安康与第三路分开,一路往西去汉中,再南下宁羌、广元直下成都。

崇祯八年二月十七日,汉中城头上的四川总督陈奇瑜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唉声叹气。

老陈原是五省总督,十几天前在安康时收到信要他改任四川总督,而且朝廷居然破天荒的说四川征收的钱粮不用再上缴,由总督自行决定如何使用。这简直令人不敢相信,此后四川岂不是成了国中之国,总督成了土皇帝?要发展成藩镇割据?朝廷疯了吗?之前可一点风声都没有。

陈奇瑜喜忧不定时,贼军大队人马气势汹汹的杀来了,他都来不及撤往四川,只能且战且退到了汉中。

不只是因为汉中城池坚固有钱有粮还是入川重要中转站,毕竟瑞王爷就在汉中,这要被贼人惊到,陈奇瑜估计自己尽管转任四川总督了也会被牵累。他一时还没转化为军阀心态。

汉中的瑞王朱常浩还不算太混蛋。

他虽然是万历帝亲儿子,却是后娘养的,到二十五岁了还没钱结婚,眼看成了大龄剩男他爹也不管,小朱就天天追着户部要钱,软磨硬泡总算弄了十八万两银子,他还抱怨连衣服钱都不够。毕竟他爹给他哥福王拿了五十八万呢。

“一月天子”泰昌帝上位,给弟弟拨了十几万银子在汉中盖房,直到天启帝要嗝屁的前两个月房子盖好了,年纪已奔四的朱常浩才离开京城就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