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国库空虚(2 / 2)

李自成正愁辽东没人开荒,这下可好,双赢。

至于不愿投顺的……

李自成道:“给各家头领传话,三个月内赶到襄阳集合,不听招呼的别怪我痛下杀手!”

田见秀一脸为难,“大统领,是不是有些……”

冯起龙插话道:“这大半年各家还算收敛,祸害良善的事情少了许多。但大队过境,各地生产破坏严重,是该把他们归拢一下了。”

田见秀道:“我主要考虑的是农民军齐聚男女老幼不下二十万人,吃饭是个大问题。而且近来又有一二万流民入境……”

直隶大名府奉文起运粮食,按规定官府须发给运夫脚价。可承办人员却“私派里甲小车二千余辆,每辆折银二两方准免运……钻拘车夫,大肆勒索。折收银钱,使阖州倒囊以输,无一里不吮其膏血者。”

类似情况到处都有。本是秋收喜悦之际,老百姓却遭了大难。近在咫尺的卫辉在大顺治下物阜民丰,周边百姓扶老携幼纷纷逃来避难。

又不能把人家赶走。

随着秋收逐渐接近尾声,光是怀庆和卫辉一带就收粮八百多万石。

今年是大顺承诺不收税的最后一年,除了公田入库的十多万石粮食外,又掏钱回购了四百万石,吃饭问题基本解决。

就是钱花的有点多,大顺国库几乎被清空了。

李自成当场给众人吃了个定心丸,提起马上就会有四百万银子入账,不用太担心。

徽商们的银子不白拿,短毛又舍不得再倒贴利息发售国库券,所以这批银子直接给他们兑换成大顺纸钞。

这么一笔巨款放出去倒是不怕冲击市场。因为徽商们本来就是想白送银子求个心安,现在拿了纸钞也是压箱底保存,短时间不会跑来怀庆大肆采购。

李自成转头一想,“说到这里,你看徽商多有眼色啊,晋商是不是也该兑换点纸钞?”

冯起龙道:“前头他们已经认购了国库券,怕是没多少银子了吧?”

田见秀笑道:“那只是上党和怀庆一带的土豪,其他山西土财主们再掏三四百万绝对没问题。这事我来办。”

晋中晋南各县都被天地会渗透成筛子了,哪个土财主敢不给面子?

目前大顺库房里有现银准备金四十多万两,但是发出去的纸钞已经超过五百万,这问题说严重吧其实也还好。

因为大顺纸钞并不是完全的银本位制,实际算粮本位。只要控制了粮食、布匹、食盐等主要物资的进销,维持纸钞币值就没啥大问题。

尤其老百姓对大顺有信心,情绪稳定,他们好不容易有机会攒点钱也不会胡乱花用,更不会兑换银子外逃。所以大顺金融市场暂时不会出乱子。

当然,相关物资储备还是不能放松。所以李自成必须要让队伍出去打粮了,顺便接应一下友军。

陕西那二十多万农民军估计愿意归顺的起码有十来万,把他们送去辽东开荒,最多两年就能自给自足。只要有饭吃有衣服穿,别的都不算事儿,慢慢来。

大顺河南巡抚狄遵制说周边已经没有荒地可开了,也没啥新上马的大工程,但新来的流民源源不断,加上临时安置在孟津的人口,大概要供应五万多人吃白饭。要不要把这帮人都拉去辽东?

送是肯定要送走的,不过辽东一穷二白,短时间没法接收这么多人,李自成只能让这边先做好万全准备再分批送走。他们不同于早已习惯四处乱窜的陕西“流贼”,人家不光可以风雨无阻的长途跋涉,还能在路上自己找饭吃。两者不能相提并论。所以为了避免他们在迁移路上死掉一半人,必须做好准备才能移民。

讨论完这件事,李自成又问起还有多少县衙班子储备。

冯起龙说立马能拉出来的有三套,政务培训学校里以及在各地实习的还能凑出五套。

这点人手连辽东都填不满。李自成只能安顿加快培养,先挑两套班子去旅顺和盖州。干的好了直接知县升知府。

缺人呐!

大顺如今已开设了五十多座小学,可中学只有一所,还是上个月刚开的学,离出产人才早得很。新录取的旧秀才、举人、进士倒有四百多人,只是大部分是腐儒,最少也要强化培训三个月才敢放他们出去做事。

冯起龙顺便提起因为两次科举大统领都没参与,所以就没殿试,状元榜眼探花也就没钦点,是不是应该走个过场。

李自成说哪里有空啊,明年再看吧,现在要紧的是出去缴获财物充实国库。

接下来几天短毛大统领一刻不得闲,从早忙到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