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现实还是实实在在无法躲藏(1 / 2)

[[第152章 现实还是实实在在无法躲藏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多尔衮、阿济格确实死了,死于失误,但是一万多联军的后路也被鞑子切断了。

之前皇太极到盖州就开始了总动员,此时手上有七万兵力。当然,大部分都是杂兵,堪战之兵不过两万,精锐不过六千。

“你知道的,我粮草不足,所以没有很多耐心。你可以屠了沈阳,跟着我屠了那一万多兵,然后呢?你跑得掉吗?”

“你不怕死?”

“杀了我也不能改变大局。”

李自成泄气了。

阿黄说的没错。真要鱼死网破,短毛能带多少兵马返回关内?前面有蒙鞑拦截,后面有建奴追兵,等李自成跑路两千里到了大同边墙外,曹文诏一看短毛狼狈样,会放他入关?九成九的可能会落井下石。

李大统领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

“还有个问题,你是怎么说服的代善那帮人?”

“我留了遗诏,让代善继任大汗。”

“没有你,代善挡不住我。”

“你可以试试!”

李自成开始怀念祖大寿了。如果有他在,真的可以试试,一战定乾坤。只是不知道那个驴求子会不会趁顺军伤亡惨重之际一锅烩。

“我在关内还有七万兵马,你呢?三五年后你还是死路一条。”

“三五年后的事情不必这么早下定论。”

“好吧,那么我只有两条要求。第一,以辽阳太子河为界;第二,你要改姓黄,正黄旗的黄。”

皇太极眨眨眼,消化了一下,开口道:“我也只有两条,你要在半个时辰内率兵离开沈阳;明年正月你我在大明京师城下会齐,合力攻城,缴获对半分。”

李自成一摊手,“半个时辰我都没法集合兵马。你懂的,那帮辽军此时还不知道在哪打草谷呢。”

皇太极点点头,“行,既然这一条做不到,不为难大统领。换一个,你要改姓黄,黄太极的黄。”

其实鞑子本没有姓,只有氏。

不谈古早,当前姓和氏的主要区别在于,姓是跟血缘紧密结合的,同姓理论上都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有共同祖先,而且通常是父系的共同祖先。

而鞑子的“氏”通常是表明出于同一个部落,完全可以没有血缘关系。今天有个辫子头从靠山屯搬家到羊没耳朵沟,那明天就相当于改了“氏”,其实平常根本没人理会。也就是鞑子崛起又入关了才赶时髦编排了个“姓氏”。

比如最出名的和珅和大人,他是钮钴禄氏。“钮祜禄,原系地名,因以为姓。其氏族甚繁,散处于长白山、英额及各地方。”

钮钴禄氏人不少,血统也很杂,绝不可能每个钮钴禄氏都是和大人的亲戚。

因此,和大人并不会专门去强调自己是钮钴禄氏,自称和珅也习惯别人称呼自己为和大人。他的宅第也不可能叫“钮钴禄第”。

至于“爱新觉罗”这几个字是努尔哈赤崛起后生造出来的,鞑子里本没这个氏。他的祖上猛哥帖木儿算个大人物,还传下来个老姓,叫“夹温”或“夹谷”,汉译为“童”、“仝”或者“佟”。之前老奴给高丽写信就自称“佟努尔哈赤”。

所以,爱新觉罗皇太极改名为黄太极并不算多大事儿,无所谓。再说人家本就是鞑语名字,你爱叫洪台吉、红歹是都随便。

就像他们儿子继承亡父遗产顺便肥水不流外人田把妈也娶回家一样,稀松平常。可这种事要到大明地界光明正大的干,要被犬决吧。

同理,一个汉人没啥正当理由就换了姓,妥妥的大逆不道。

李自成本人倒是觉得无所谓,但是人言可畏呀,堂堂大统领之尊,莫名其妙改姓黄?

“赵德胜”是起兵之初迫不得已的化名,那时还是流寇,说得过去。可现在要跑回去跟几十万大顺子民宣告,你们的皇帝其实不叫李自成叫黄自成,你让鸡怎么看?鸭怎么看?大鹅怎么看?

简直是儿戏!

李自成再次被阿黄打败。

“好吧,半个时辰后我退出沈阳。”

口说无凭,总要有个见证。

大殿里很快坐满了人。

投降的宁完我、图瞻、塔拜等人以及阿敏,还有皇太极带来的鲍承先、武讷格、谭泰、都类等总共二十来个人列于右侧;

谷可成、袁宗第、左光先、张应昌、麻登云、黄龙、吴三桂、赵国志、金国凤等二十来个代表列于左侧。

众人一一通报了姓名职务。

阿黄已经知道祖大寿离开了——还没收到祖帅被豪格夜袭的消息,所以对那个辽西地头蛇不出席没意见。

鲍承先瞅了瞅对面阵容,上前跟主子耳语了几句。

黄太极听完之后转头看着短毛,“大统领,你是以旅顺总兵的身份来辽东,身边不可能没有监军太监吧?”

“嗨!差点儿忘了个干净。”

李自成急忙拱手致歉,“老黄,真不是故意的。不信你可以问问东江黄总兵,太监都被我喂饱了,平常任何事情都不掺和,一时间就没想他们。”

黄太极笑了笑,“贵人多忘事,没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