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兄弟,有话好说(1 / 2)

[[第144章 兄弟,有话好说

努尔哈赤起家的班底只有费阿拉城的八百多户,充其量凑个千把兵,到如今五十年间,八旗战兵膨胀至六万人。

当然,二十年前老奴就能拉出五六万兵马了,现在还是这么多,原历史线鞑子入关仍然是这么多兵力。可每年不算人口繁衍,光是从外面投靠或掳掠来的至少有上千户,补充兵力自然不少。都哪去了?

由此可见其实历年来鞑子伤亡不少。这还是正经八旗兵,几十年来炮灰兵死掉多少都没法统计了。

这些兵马中只有少数是心甘情愿投奔建奴,其余的半数是逼不得已投靠,还有半数是战败的俘虏所转化。

尤其连年征战下来,建奴的铁杆可以说已经伤亡大半,剩下的人里墙头草占了绝大多数。只是因为八旗在老奴和小奴的带领下不断的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内部矛盾暂时被掩盖了。

所以一旦外部压力过大,拼凑起来的八旗分崩离析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阿山是个例子。甚至连如今的八大臣之一,领正白旗的固山额真喀克都里也在心心念念的想着逃亡,而且提前把财货转移回了老家。

皇太极为了遏制旗主权利,在每旗设固山额真(正都统)一人,管理全旗户口、生产、教养、训练等事。

八位都统号称八大臣,权势与地位远逾于做样子的六部承政,任何军国大事都要跟他们商议后再实施。

除了皇太极和本旗旗主,固山额真的地位是头一号。可就这样喀克都里还是想逃回老家海参崴打猎捕鱼。

其他小鞑子更不用说了。

入伙的蒙鞑一样整天战战兢兢,稍越雷池就不免受到申饬。

比如敖汉部首领琐诺木杜棱,仅因带着部众去驻地附近的哈达、叶赫山上打了一次猎,就被议罪,差点还把赏赐的开原牧地给收回去。外面过的小心翼翼,家里还有皇太极送来的寡妇姐姐时刻监视,琐诺木杜棱活的累啊。其实吧那位前寡妇跟弟弟皇太极也不和,原历史线明年就被千刀万剐了。

汉人的地位比蒙鞑还要低一等。尽管皇太极笼络手段不错,但时常会暴露出真面目。

比如前丹东九连城游击、定辽前卫指挥祝世昌,投鞑十几年,兢兢业业既有功劳又有苦劳,结果原历史线几年后差点被皇太极砍了。

起因只是鞑酋将几次入关中俘获的女人赏赐给功臣为奴,然后“其主贪利,辄鬻入乐户”。很多鞑子把女人卖去院子当小鸡。

祝世昌上疏说这事有损名声,不能这么干了。

皇太极大怒:“……不过庇护汉人,藉此要誉耳。朕度祝世昌身在我国,心犹乡明……”

祝世昌、祝世荫、孙应时皆论死,姜新、马光先夺职坐罚。祖可法等因包庇遭斥责。后来皇太极看在祝家兄弟是个好汉奸份上,免了死罪,改发配到两千里之外的大兴安岭当野人。

皇太极常因优待重用汉官而遭其他鞑子非议,结果仍然是这种德行。其他鞑子怎么看汉人?铁杆汉奸范文程对于满清功莫大焉,结果皇太极一死,多铎就明目张胆的把他老婆拿去使用了。

你能怎样?

没办法呀,那帮人已经上了贼船,骑虎难下,又不敢逃更不敢反,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除非发生大的变故……

随着沈阳城外的鞑子败退,城内兵民好不容易安稳住的情绪再次骚动起来。有说皇太极已经被旅顺总兵打死了,还有说城外明军其实是代善的兵马,又有传言城内蒙人和汉人要当内应……

夕阳西下。

祖大寿按捺住兴奋之情,向大统领询问下一步方略。

李自成说今天肯定是来不及攻城了,先找饭吃要紧。

辽军前锋三营、中权三营和左翼三营去城北、后劲三营和右翼三营去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