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宾客尽欢(1 / 2)

[[第81章 宾客尽欢

滹沱河一路往东北流去,过河间、霸州进入辽阔的三角淀。

内河船航速不行,船队在三角淀走了整整一夜后才在天津靠岸。

六百里水路日夜兼程只用了五天半,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算事。

也就是张尽忠和吴惟华俩苟日的遭不起颠簸,不然这点距离李自成骑马顶多两天半就狂奔来了。

这边天津巡抚贺世寿刚放下钱谦益的来信就收到了塘报。

“短毛好大的面子!好快的速度!”

老贺在最近一两天已经陆续收到十几封信,密集程度令人咂舌,天南海北送来的都是让他关照短毛的请托信。

张慎言、杨嗣昌、钱谦益、宋统殷……光是他同科进士都有七位。

最莫名其妙的就是前山西巡抚宋统殷,他被短毛贼打到罢官,居然还来信帮着说好话?岂有此理!

最牛批的是兵部尚书张凤翼来信,让老贺全力配合短毛东征,还说相关公文随后就到。

凭什么?一个流寇头子而已,竟然能在廷议还没出来时就驱动如此多大员为他背书?

“祸乱朝纲必须死!”

贺世寿本想如此大声斥责短毛,奈何他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反正有兵部尚书顶在前头,老贺怕什么?

话说“津”是渡口的意思,“天津”是因为朱棣到过此处,这才有了“天子渡津之处”,因此“海津镇”更名为“天津”。

天津在大明陆续设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这也是被称做“天津卫”的由来。

十多年前巡抚毕自严就说,“天津之为卫久已,名存而实亡矣。”

如今卫所制虽然早已败坏,但天津兵备道在这地方仍然有相当大的权势,只稍次于巡抚,可以说上马管军下马管“民”。

他辖下的天津三卫军士分春秋二班两营,“每营上班三月,在于蓟门修工,下班之日则散归乡里,各力本业”。与其说他们是士兵,勿宁说他们已变为建筑工和农民。

天津兵备道还管辖着海防水陆左右营。万历中期原本两营招募了六千人马,可是这批营兵居然也要屯田,毫无疑问肯定会养废。在老家是给地主扛活,来当兵又给长官干活,有什么区别?然后到天启年水陆官兵只剩2500余人,且操练尽废、舟揖器械皆不存。

兵废了没有原地整顿,而是再募兵成立新营。新的津军分客军和主军。驻津之客兵有:河南兵2304人、山东毛兵1833人、扬州兵316人、江南兵471人。主兵为在津召募新兵,其中标兵营2174员名,正兵营2173员名,先锋营1287员名,内丁营240员名,镇海营2851员名,外加官丁85员名,合计8810员名。当然,这批兵大部分就归巡抚和总兵节制了,兵备道势单力孤抢不过那两人。

天津兵备道丘民仰的心思跟贺世寿差不多。不管短毛以前是干什么的,反正马上就是旅顺总兵了,人家要去辽东杀鞑咱尽量配合就完了。

反倒是天津总兵巢丕昌闹情绪了,以去城外马场公干为名,连接风筵都没参加。

李自成就纳闷了,你老巢一个堂堂总兵官原历史线后年就在昌平投鞑,那可是天子脚下。人家麻登云和黑云龙俩临时提拔起来的总兵在“己巳之变”中被俘才不得已投鞑,你可是主动投了。就这姿势水平还看不起我咋地?

午宴结束,大统领悄悄招来天地会香主沈乃谦一问,原来还是钱闹的。

沈乃谦是沈一石叔叔,来津门两年巴结了不少关系,尤其和巡抚衙门和兵备衙门交情不错。可是武人出身的天津总兵跟那俩文官总是互相不对付,所以老沈当然会自动选择投靠对象。再说天地会平日和地方衙门打交道多,所以给总兵那头孝敬的就少了些。

这次收到大统领来信让巴结关系,沈乃谦派人以大统领名义给贺世寿和丘民仰送了五千银子。巢丕昌却只收到六百两,按理说也不算少了,结果总兵不知从哪收到风声,一怒之下把银子退回。

“……这就算得罪人了。”沈乃谦讲完前因后果叹口气。

还有个原因是天地会账上也不富裕,那一万多银子都是从东风钱庄借出来的,自然没法给总兵孝敬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