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这帮人没一个能成事的(2 / 2)

何况野战不比围城,万一有几个漏网之鱼跑出去就遭了。狗急跳墙,很快所有事情都会被抖落出来。

在潜规则的生成过程中,当事人实际并不是两方,而是三方:交易双方再加上更高层次的正式制度代表。

双方进行私下交易的时候确实是两个主体,但是,当他们隐蔽这种交易的时候,就变成以正式制度为对手的一个联盟。

隐蔽本身就是一种策略,这种策略的存在,反映了更高层次的正式制度代表的存在。

高起潜怕露馅,朱大典也怕。但老朱更怕短毛脱离掌控之后的不确定行为。他想赌一把。

两个臭皮匠为此争论起来。

另一边的吴襄等不住了。三千人马的吃喝是个大问题。

祖宽带队出去找粮食,一顿操作猛如虎,再看拉回来不到两车半。都不够一顿晌午饭。

吴襄和李九成书信往来不断,一个客气的说只是来送一程;一个更客气说不麻烦你们了,请回吧。

吴襄还给短毛写了信,言语之间很客气,但没收到回信。

眼看日头偏西,李九成坐不住了,送信说如果明军再不离开,那就开战。

他还真不怕。

前次在莱州城外沙河大败是事实,但那会儿叛军几万人里大半都是刚刚裹挟来的前明军降兵,三心二意实在不给力。

这次李九成他们带出来的可都是自愿追随的人,战斗意志不可同日而语。

骑兵只比吴襄少一千,步兵还多六千呢。

李九成外号“三大王”,尤长于鸟铳,“可择人命中”。他是明军里面擅长火器的代表。

麾下有一千多杆鸟铳。吴襄敢冲吗?

李九成敢。

当晚,他和儿子李应元带着两千人主动出阵。

跑出去二里地结果连个人毛都没看到。

吴襄偷偷撤了。不然呢,没吃没喝没帐篷没支援,天寒地冻的在野地守一晚?找死。

李九成四面八方撒出去探子,方圆五里地没见到明军踪影。

消息传回,潘村里一片欢呼。

起码暂时安全了。

下一步就是往何处去?

李九成提议往南走,南边富庶且武备松弛。

这次吸取教训,占领府县后只要收到明军大队前来的消息就撤。跟流寇学习。直到实力壮大到野战能赢再考虑最后的落脚处。

毛承禄说不能深入内陆,最好沿着海岸线走。时机成熟后还要打造战船,这才是不败之地。

也有道理。东江旧部相当于海军陆战队,只要水路畅通,进可攻退可守。

毛承禄还说应该分兵,避免扎堆被明军一次包围。

几人商量了一番,孔有德觉得心里没底。他打算去投奔短毛。

李九成劝道:“跟着短毛是当流贼,自己干也是做流贼,有啥区别?当兵好还是做官好?”

耿仲明说,当初徐鸿儒、王好贤、于弘志等人在附近起兵,几个月就聚众十几万,烽火遍及半个山东。十年前的那帮人大部分还活着,可见这边基础好,咱们闹起来绝对有前途。

“不过……”

耿仲明又说他的部下人数最少,不利于作战,要李九成等人给他匀点兵。起码要把陈有时的队伍划归来。

孔有德无语,更加坚定了投短毛的决心。

李九成心里直叹气,这帮人就没一个能成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