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明军各总兵的亲信一百多人陆续悄悄进入蓬莱城。
他们要协助处理叛军分流事宜。
愿意回家的当场发二两银子,从水城坐船送走。在附近上岸后各找各妈,离开四千多人。
东江旧部只有极少数愿意走的,他们都没家了,想跑都没地方去。
有六千多愿意投明,每人拿了一两银子,原地等待善后。
还剩下一万多要跟短毛走。里面不全是兵,家眷都有三四千。
至于想顽抗到底的,一个都没有。能活着谁愿意送死?
叛军的三千多匹马留给明军一千,其余的李自成带走。大批辎重也全留下。
火炮全部留下,两百多艘战船李自成挑了五艘连水手带人全送往南京交给张成。
大顺水师要逐步开始走上正轨,先培养些水手出来。
李九成、孔有德等叛军将领全跟短毛走。
李自成也明说了,让他们到了怀庆后先看一看,能适应的留下,合不来的不强迫,任意离去,部属也可以带走。或者不愿从军想当老财主、平民的也随便。
条件相当宽松。
李九成提议在登州留一支人马,李自成说快拉倒吧。
半岛确实是个好地方,位置太要紧了,可大顺军鞭长莫及,根本守不住。再说各家总兵现在捏着鼻子认了,回头翻脸怎么办?别冒险了。
剩下最重要的一件事,叛军投顺的万把人怎么从府城离开?
大摇大摆出去不可能。
朝廷早就放弃了招抚,高起潜等人还要脸呢,那样没法向上交待。
李自成也不想把事情做绝,尽量别把人得罪死。好聚好散,再聚不难。
现在明军下层军官都不知内情,甚至有些副将都被瞒着。他们还无所谓,巡抚朱大典必须搞定。
李自成苦口婆心劝说一番,老朱起初大义凛然,后来慢慢有些松动。
他讨价还价说最多放几个匪首离开,部下不能带走。
这样朱巡抚也好向上面交差。攻破府城,收复失地,剿灭叛军,大功告成。
就算短毛没来,接下来的走向无外乎也就是这样。顶多明军多死一些人罢了。
现在各取所需,双赢。
朱大典觉得跑出去几个匪首很正常,尤其叛军掌握着不少战船,随时能从海路离开,可是一万多的数目实在太大。
李自成劝说无果,高起潜、谢三宾等人又轮番上阵。
吴襄干脆直白的说,现在大伙儿同坐一艘破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很钦佩巡抚操守,但各人也要考虑自己的性命、前程,万不得已之下短毛肯定会放弃巡抚。
那样朱大典只有死路一条。
如果短毛有点良心,朱大典可能会“病死”;要是短毛撕破脸面,山东巡抚可能会因为收了叛军十万银子,被高起潜、谢三宾等人发现后畏罪自尽。
吴襄算是威逼,刘泽清则给巡抚好好讲道理。
叛军随时可以入海,带走两万人都没问题。人家还不是跑了?咱们又不可能出海追击。放人出去谁都挑不出毛病。
所以现在短毛只带走一万来人并不过分。
而且短毛还说了让匪首更名改姓,起码三五年之内朝廷不可能发现流寇里会存在一股登州叛军。
朱大典犹豫半天,还是不愿意答应。
吴襄放弃了,悄悄跟短毛提议直接把巡抚弄死拉倒,甚至连高起潜和其余几个监军太监也不能留。
李自成还想争取一下。
他把众人召集起来,说朝廷眼里我是无恶不作的流贼,大概在你们眼里我是个卑鄙小人。我通通不在乎。
我也没必要跟你们剖心明志,细讲我的抱负。
我现在想杀你们就是一句话的事,但我不会那么做。
需要明白的是,大伙儿从登州分手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从此再无瓜葛。我绝不会用今天之事在将来要挟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