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大明水师(2 / 2)

天津巡抚郑宗周信以为真,于四月份派遣他率领二千人从海上前往离间耿、孔。结果耿仲明反手杀了孙应龙,缴获一支水师。

其实说是水师,不过是些小舢板罢了。从郑和之后,大明水师日渐拉胯,如今规模连明初的零头都不够,大船更加没有——南方郑家海贼除外。

剩下能在海上拦截叛军的还有两支水军。

关宁军的龙武营,驻山海关老龙头。孙承宗建立龙武营时水军的兵员达到“九千七百七十八员名”。

龙武水军在天启六年发生的宁远之战中,遭到重大损失。茅元仪对此的评价是“觉华之失,非小失也。战船五百余艘,所存无几。水军几及万人,避难辽民不啻二万,尽供屠割。储粮、储刍

以及龙宫寺近运往彼者几三十万石,火药铅子各数十万斤,如仪所制造铁铳万门、竹统三万门、车千乘牌万扇、弩矢各数千万,其存者当无一二也。”

损失惨重。

龙武水军经过重建后也不复昔日荣光,“今(兵)止存一千名,(船)五十只”。

这点兵力还有自己的任务要做,不可能出来征缴孔有德。

还有一支水军就是东江的黄龙了。只是他们分别驻扎在旅顺口广鹿长山石城獐子皮鹿诸岛。

而且之前如辽东半岛沿岸的鹿岛、石城岛等地的兵民均相应孔有德,纷纷渡海跑到登州去了。其中即包括毛文龙诸义子之首的广鹿岛副将毛承禄;而阵容最浩大者,则是旅顺将领陈有时所率领的七、八千人。

所以黄龙手下水军实力遭到了重大削弱,能发挥出来的作用有限。原历史线上当然也没挡住孔有德投鞑。

而且令人糟心的是广鹿岛副将尚可喜很快也投鞑了。

皇太极高兴的说:”不费一弓,不折一矢,而王率甲众卷,倾心归命,首建大勋,为国家肃清海岛,此识时之俊杰,宜有以优礼之。“

“全携兵民,尽载盔甲器械,乘危涉险,航海来归,伟绩丰功,超群出类,诚可嘉尚。”

尚可喜投鞑让人有些想不通。

他十八岁时因后金入侵辽沈,随父迁徙辽西松山避难,期间母亲死于战乱。

他爹先投辽东巡抚王化贞,后随毛文龙入皮岛。尚可喜则在明天启三年参加明军水师,翌年赴皮岛寻父,也投入了毛文龙的麾下。

父子团聚后不久,爹就被后金兵打死,毛文龙将其所部交尚可喜统领。

毛文龙此后被袁崇焕杀,东江镇一直处于内讧之中,是尚可喜救了黄龙一命,稳定了东江镇的局势。

孔有德反叛,东江镇有不少人渡海投奔,在尚可喜和黄龙的努力下总算又稳定了东江镇的局势。

然后今年他哥也阵亡于对后金的作战中。

接着即将到来的崇祯六年,孔有德带领鞑子攻下旅顺。尚可喜夫人王氏、邢氏、李氏等留在旅顺城的家族以及随从数百人全死了。

尚可喜和鞑子的仇可谓深厚,可依然没阻挡他投鞑。令人无语。

闲话不提了。

最后从侧面说一下明军水师的战斗力。

南明时,黄蜚的登州水师有20000人,在黄浦江,他们被李成栋的几千步骑兵全歼了。。。。

纵观有史以来的众多战争记录,南方水师与北方骑兵大军的对抗就不曾停歇。

但后者居然能在适宜前者发挥的江南轻松获胜,还是会让大部分人感到非常惊讶。

真是没法说了。

“黄蜚、吴志葵两总兵提师于郡西南之豆腐浜,以为犄角。侯承祖则起义于金山城。然皆非纪律之兵,威令又不及远,以至地方到处杀人,或以冤家报复,或以抢掠劫焚。

浦西人至浦东,则以为尴尬;行头人至新场,则以为细作。白日杀之,略无顾忌。

在何家桥之抢掠者,地方不平,合力攻之,一时而杀九命。至如行头之杀严氏六七人,新场之杀朱氏七人,徐氏之杀闻孟嘉,闻氏之复杀徐九飞,青村高桥之杀陶待诏,丁官、林七之杀镇抚陆剑南……

自六月至八月,行路者无不带刀,远出者必遭奇惨……诸人名为起义,志在打粮。”

李自成等人还没走到门口,府门就被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