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远洋水手们的糟糕日子(1 / 2)

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中国是没有海军的。

古代即便有所谓的“水师”,充其量也不过是“河军”、“江军”,只是在内河上活动的水上武装,而不是在大洋上驰骋的“海军”。

沿着海岸线跑来跑去的那些小舢板真的也没法称为“海军”。

只有郑和的船队或许可以沾个边。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海军,是要到1888年才成军的“北洋水师”。

北洋水师最鼎盛时期,拥有25艘作战舰艇,50艘辅助军舰,30艘运输船,总排水量约4万吨,总兵力4000余人。为了建立那样一支在当时来说最“现代化”的舰队,清朝花费了4000多万两白银。

但就是那样一支耗费巨资打造的“现代化”海军,仅仅过了六年,到1894年,就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

甲午惨败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当时的北洋水师只有现代海军的躯壳,而没有现代海军的灵魂。这也正是海军建设中最大的难点。

所谓“现代海军”的灵魂,指的就是要拥有海洋战略和海洋意识。

中国千百年以来都是陆地大国,恰恰在对待海洋这个方面最为欠缺,这等于就是完全没有真正的海军灵魂。

纵观世界上实力最强的海军大国,从早期的葡萄呀西班呀荷兰,到后期的鹰国米国,无一不是具有悠久的海洋传统,浓厚的海洋意识,换言之,就是具有了真正的海军魂。

相对来说,海军的躯壳——作战舰艇倒不是很要紧。毕竟现在有了李自成这个大挂逼。

大顺帝国将来必然会弯道超车,直接上蒸汽机,暴个机帆船海,打遍天下无敌手。

海军是毫无争议的技术军种。

老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放到军事上的陆海空三军,就是“一年陆军,十年空军,百年海军”。

先把空军略去不谈——要是滑翔机也能算空军,那李自成倒是可以搞出来。

在当前的陆海两军中,组建陆军是最简单的。

普通士兵只需要经过三个月的基本训练,就可以掌握武器使用和简单单兵战术动作。训练一年差不多就能算是老兵了。就是基层军官,也只要四年的军校培训。

这还是大顺兵的要求。其他家,无论中外,早期基本上发个武器甚至拿个木棍子就算军人了,就可以上战场了。

而海军,船上的每个系统每个部门的操作人员,都是具有各自的专业性,不经过专业培训,几乎不可能跨行业跨部门工作。其相关培训时间短则半年,长的要几年,一个合格的舰长更是需要长达十年以上才能培养出来。

简单来说,负责开船的,不可以去操纵舰炮;观察瞭望的,肯定不会干帆缆兵的工作。还有测量水文的,导航的,通讯的等等等等,各项工作专业性很强。

从一艘舰艇的建造、使用,到一个舰队的运转、行动、作战,再到各种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是不去考虑经济上的因素,单单是时间,就需要相当长的周期,这也是陆军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建设一支强大的陆军,30年时间基本是可行的;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花费百年时间算是标准门槛。

海洋对于人类来说还是神秘莫测和危险的,在航海大发展初期,深入远洋一直都是冒险者的游戏。这个冒险者还不能是旱鸭子。

李自成现在连陆军都还没整明白,已经必须要考虑加快水师建设的步伐了。

就算没有蒸汽船,普通的帆船也可以将就用,但是水军人员可不是随便拉一个出来就能用的。这就必须提前培养。

王重新、贾富贵等人手下可以找出几十个内河水手,另外再招募个两三百人,交给夸克穷和马阳纯去培养成可以在大洋中驰骋的大顺海军后备骨干。

“……相关水手的吃喝拉撒一应开销全部由我承担。”

李自成说完条件,夸克穷和马阳纯当即爽快的答应了。甚至还带着些兴奋。

他们并没有额外支出成本,反倒可以收几百个免费劳动力,占便宜的事情当然高兴。

大航海时代,远洋船员们被视为人类文明的渣渣。

如果要问谁是大航海时代生活条件最艰苦的人群,那当时的远洋水手们绝对榜上有名,并且一定“名列前茅”。

因为不管是水手们的工作环境、居住条件,还是日常饮食都极度糟糕,其糟糕程度甚至足以令监狱里的犯人生出同情心并眼含热泪。

比如甚至到了70年后的1702年西班芽王位继承战争期间,鹰国为了获得足够的水手开动战舰,就把许多监狱中的犯人拉上军舰,把犯人变成远洋水手使用,让犯人在船上服苦役。

对于鹰国海军来说,把犯人变成水手属于“废物利用”,但对于犯人们来说这种事就非常糟糕了。因为对比一下远洋海船的恶劣条件,陆地监狱其实还算可以,起码还能少挨几顿鞭子,没有淹死的危险。

由此对比可见远洋水手的糟糕待遇。

通常来说,在近海活动的海船,以及刚离开港口不久的远洋海船上,水手们通常能够吃到不错的食物,比如新鲜的水果、蔬菜,甚至新鲜的肉类也是日常饮食之一。

在水手们的菜单中,尤以杂烩菜最受欢迎。所谓的杂烩菜其实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也没个固定的材料搭配,就是船上的厨师们将面包或饼干碾碎放入大锅内,添入少量的水,以及倒入手头上能找到的所有食材——油脂、酒类饮品、腌肉块、土豆、胡萝卜、卷心菜、豆类等,然后将其煮成一堆不可名状的“黑暗料理”供水手食用。

这种杂烩菜的味道不固定,具体看厨子们的手艺,不过虽然味道看运气,但是营养却能保证。而且这些食物即使不好吃,但也算比较健康、干净和安全。

然而,当海船进行远洋航行,水手们在海上的日常饮食就只能用低劣来形容了,这绝不是夸张。

往往当海船离开港口一个月左右,水手们的饮食就会大变样。变得恶劣的难以下咽,挑战人类的生理极限。因为此时水手们的饮食种类很有可能已经变成了腐烂发臭的食物和长有绿苔的淡水。

一般情况下,远洋水手们经常要在大海上漂泊三五个月都见不到陆地,得不到新鲜食物和淡水的补充。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更是想都不要想了,在船上能有个发芽土豆吃都算不错了。

在食物选择上,船长会特意准备耐储存的食物,通常为黑面包、饼干、豆类、奶酪、鱼干和腌肉等。

但是即使是这样耐储存的食物,在远洋海船上也保存不了多久。大航海时代可没有杀菌消毒、真空包装、低温等现代化保存保鲜食物的方式方法。

至于罐头,到大航海时代都快结束了,也即是拿破仑时代,早期罐头才出现。

这年头人们要想长久保存食物,要么将食物完全晒干、烤干、风干,尽可能地去除掉食物中的水分,制成黑面包、饼干或是鱼干等干燥的食物;要么就要用大量的盐来腌渍食物,制成如腌肉、腌鱼等;再或者是用烟熏的方式来保存肉类,降低细菌繁殖,比如各种火腿就是如此。

在陆地上用这些方法保存下的食物或许能够保持数月甚至数年不腐败,但是一旦这些食物上了远洋海船以后,情况就会大大不同了。往往这些食物在海船待几个星期后,就会因为各种原因,如受潮、受热、储存不善等原因而腐败变质。

而就算是食用及时,食物的情况也算不上多好,因为人们为了能够长久保存食物不变质,黑面包、饼干往往都会经过多次烘烤、脱水或风干处理,其“质地”会变得紧密,危急时刻拿来当板砖攻击敌人都可以。

水手们在吃这些食物的时候,必须用淡水或是分到的酒类饮品将之浸泡,使其吸水变软或是搅拌成泥后才能很好的吃下去。

对于那些需要在大航海上漂泊三个月以上的远洋水手们来说,腐败生蛆的黑面包、咸肉,以及长绿苔发臭的淡水是日常饮食,他们需要忍着极大的生理不适才能吃下这些对身体有害的食物。

海船仅仅在海上航行几个星期,船上所携带的黑面包、饼干、豌豆、面粉等食物就会因为受潮等原因而腐败生虫。

大股大股的各类虫子“就好像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一样”出现在盛放这些面食的橡木桶里。许多面包和饼干都被细菌和虫子祸害成一堆堆“恶心的锯末”。

但在缺少食物的情况下,为了果腹水手们又不得不捏着鼻子捂住眼睛将这些“锯末”,连带着蛆虫以及蛆虫排泄的残渣一起吞下去。

水手们还打趣道:“黑头蛆吃起来凉凉的,不像象鼻虫那样苦涩。”

不过也一些水手不想吃面包和饼干里的虫子,对此他们会将食物放入水中,而虫子遇水后会浮在水面上,这样水手就能得到一块较为干净的饼子了,水手们还将漂浮在水中挣扎的虫子称为“游泳的水手”,比喻成自己,算是苦中作乐了。

原本能在陆地上保存数年,乃至于数十年不变质的咸肉一旦上了远洋海船,其保存时间就不确定了。因为船上潮湿闷热的环境实在是太利于各种细菌的生长了。

一旦发现不及时,咸肉就会腐烂,然后生出蛆虫来。但即使是腐败成这种样子的食物,船长也会让厨师们处理处理给水手们吃下去。

食物上面,实在不行还可以沿途捕捞些鱼类凑合,可是淡水就要命了。

因为缺少消毒和保存淡水的手段,木桶里的淡水往往在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里就会腐败发臭并长出绿苔,带有一股子恶心的鱼腥味,跟长时间没换水的鱼缸味道很像。

有条件的海船会在盛放淡水的水桶中放入一块银板,使用银离子杀菌——这还是大航海时代后期的做法,要等李自成来发明了。

但即使是这样操作,淡水也无法在潮湿温热的海船上保鲜几个星期,还是会长满绿苔、滋生水虫,发出难闻的下水道味,即使是煮开之后还是会难以下咽。

为此,大航海时代的航海者们在饮用淡水时不得不掺入大量的朗姆酒、白兰地、威士忌、葡萄酒、啤酒等酒精饮料以掩盖淡水的怪味。

甚至是干脆把酒当水喝,靠着啤酒和朗姆酒等过活。相比于发臭的淡水,各种酒精饮料才是船上安全、干净的可饮用水源。

酒的酿造过程会杀死一些细菌,比水干净。而且欧洲人相信喝水增加身体的“湿气”,酒则是“温性”的,可减少身体的“湿气”。

远洋船在补给的食物中将近五分之四是红酒和硬饼干。

水手们宁愿整天醉醺醺的也不愿直接喝下那些发臭长绿毛的淡水。

这就是为什么大航海时代的海员们总是喜欢喝酒,没办法,养成习惯了,谁让他们在船上顿顿喝酒呢。

远洋船上,葡萄酒无比重要,但前提是密封要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