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军一路西进。
沿途的济源、孟县恐慌不已,没等他们想好要不要躺平投降,李自成已经率队离境。
翻山越岭,5天后,大队人马抵达垣曲。
上次李自成路过垣曲后,原知县段自宏在周边紧要地点建造了二十七座守护报警台,利用免除徭役的方法招募垣曲当地乡民,设立团练。
他所做的措施在原历史线中挺管用,曾连续三年阻挡住了欲从黄河对岸跑过来的“流贼”。
黄河冬季会结冰,段自宏就带领一帮人在冰厚的地方堆积柴火融冰。不知道冰烧融了没有,反正黄河对面那些流寇看到垣曲这边有备而守,也不敢过河了。
但是他这次遇上了大顺军。
刘芳亮在中条山盘踞的一年里,垣曲县城这边发展了三四百个内应。他接到出击命令后,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垣曲。
知县段自宏在县衙里自尽,提前离场。
明代的垣曲县城还在黄河边上,因背靠王屋山,山垣环抱,又地处黄河九曲之一而得名垣曲。
后世50年代,中条山腹地发现了铜矿,大批建设者涌入建设矿山、开采铜矿。垣曲县城也从古城搬迁到五十里外的新址。后来古城在小浪底水库建成之后淹没在水面之下,不复存在。
中条山一带的铜矿早在先秦夏商时期就在开采。明代挖矿的人仍然成群,朝廷还专门置千总一员以防矿徒作乱。现在那些矿坑自然都归了大顺接管。
只是留下的容易开采的矿不多了,限于当前条件,每年就能出个几万斤铜。折算一下大约相当于能铸造七八万枚铜板。凑合着暂时也够用。
当然,李自成现在还没空大规模开采铜矿,更没空铸币。大敌当前,先要把明军杀退再说。
半个月前,宣大总督张宗衡进军垣曲。刘芳亮在绵延一百里的山谷路上逐次抵抗,坚持了十天后还是被对方打到了县城。
张宗衡攻了一次城后就停手了。一来刘芳亮得到火炮、兵力增援,二来明军就快没饭吃了。
明军的后勤捉急,附近又搜刮不到多少粮食。要是从山外面运,在一百多里山路上要被神出鬼没的“流贼”打劫七八次,补给艰难。
张宗衡进退维谷。
李自成到达垣曲的同时,曹文诏前后脚也到了。
不是冤家不聚头啊。
垣曲城外,明军在西面驻扎,大顺军在南面驻扎。
李在成先没进城,只把十几杆黄龙旗插上城头。
远来的曹文诏没看懂,张宗衡却猜到一定是短毛亲自到达了。
“曹都督,上命既已下来,秦、晋诸将这就交由你节制。不知有何剿贼良策?”
“张总督,下官初来乍到,对敌情不甚了解,还望不吝赐教。”
张宗衡简单说了下情况,曹文诏皱眉了。
当初在稷山城外对阵,短毛贼不过四五千兵力,甲胄全无,火器全无。虽然对手战斗力不错,但也是靠着人多,还有曹文诏不愿意硬拼,双方才打了平手。
如果当时曹文诏下死手,不顾伤亡猛打,短毛贼此时大概已经坟头草三丈高了。
可如今,想不到短毛贼居然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势力大涨,嚣张至此。曹文诏就算有心跟短毛拼命,恐怕单凭自己一部兵马也奈何不了对方了。
尤为令人惊心的是短毛贼的火炮太多了。垣曲城头光是红衣大炮就有六门,城外阵营里又有不下六门。明军现有的火炮无论是威力和射程都拼不过。
难打。
曹文诏开口道:“张总督,眼下天寒地冻,我军衣食不继,这恐怕要从长计议了。”
张宗衡点头道:“是啊,难办的很。那短毛非是一般流贼,不可等闲视之。”
明军两员大将在这边商量着对策,另一头,刘芳亮带着些人出城前来拜见大统领。
城外。
北风那个吹。
雪,纷纷扬扬的飘落。
崇祯五年的最后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