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圆桌会议,百家争鸣(2 / 2)

因为移植扶桑树,众人都在四合院中。

李相白梅庐宽敞,前有圣人草堂,后有四合院,春雨贵如油,四合院内喜气洋洋。

岳寒山、吴皇粱、上官瑾、南宫烈、司马望岳、沙秋河、林断弦等人都在。

自然更少不了江振眉和蓝小蝶。

春雨绵绵,从苍穹的深处连线落下,在地面敲出一圈圈小涟漪。

从扶桑树下直奔圣人草堂,随行的陆斩开口:“岳大人突破成圣,天陵碑三次增国运,这场春雨就是大周国运逐渐旺盛的兆头。”

李相白对于国运真不懂,想了想,李相白问陆斩:“国运之气增加意味着什么。”

陆斩不假思索的开口:“最直接的就是风调雨顺。大周自元景年以来为何年年有天灾,就是因为国运之气逐渐减弱,天灾不断,频繁发生,自然多人祸妖乱。”

李相白赞同陆斩这句话。

不然如何叫“天灾人祸。”

好嘛,自己又立功立德了。

琢磨着“天灾人祸及其风调雨顺”这些话,想着诗词论境的盛况,李相白有了新的想法。

草堂宽敞,里面是闲聊的岳寒山、吴黄粱、司马望岳、沙秋河等人。

李相白进入,岳寒山招手。

“师长莫非还要给奖励。”

岳寒山笑了笑:“胡闹,说说诗词论境的事情。”

李相白点头:“相白也恰好有些想法。”

李相白说有事要议,燕文鸾、江白衣、蓝小蝶、上官瑾等人都靠了过来。

岳寒山点头:“行,相白先说。”

草堂宽敞,但没有多余的桌椅。

有人手呀。

搬桌拿椅,五六张桌子在草堂中拼凑出一个大圆弧。

李相白呲牙。

原本是轻松的话题,桌椅这样陈设摆放,怎么感觉就像要召开圆桌会议一样。

“相白有什么想法?”

李相白斟酌说辞,理顺思路,说道:“诗词论境的规模及其关注度是相白不曾预料到的。太岳书院、西海书院都在千里之外,书院之外,难得的是还来了剑宗的前辈和宗门杰出弟子。可诗词论境终归时短,就此结束是否有些遗憾。”

岳寒山点头:“相白所言一针见血,所以我是想着和吴院长合议,让相白继续诗词论境。”

“呃!”撞枪口上了。

“好主意!”司马望岳开口。

没有人不赞同。

李相白思索着说道:“我有另外的想法!”

岳寒山、吴黄粱都来了兴趣。

“相白说说看!”

心有腹稿,李相白说道:“相白的想法是百家争鸣!”

“哇,感觉好有深度!”蓝小蝶惊讶一声。

百家争鸣四个字包含了太多的信息量,也有点让人震撼。

“相白细说!”岳寒山沉声说道。

李相白点头:“大周初建,百废俱兴,但能在短短数十年内实力发展到巅峰,除了开国圣帝贤能之外还同儒家、墨家、法家、农家的繁盛有关系。往后数百年,战乱、天灾人祸、妖劫不断,导致圣人陨落却鲜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一幕产生,简而言之,是人才出现了断层,而这种人才的断层又进一步导致了文化交流的禁锢。书院诗词论境,相白聆听到了太岳书院教书先生以诗词之境引申兵法之道。相白深受启发也大开眼界。所以相白有了百家齐鸣的这个想法。”

稍微的控制节奏,李相白说道:“百家齐鸣,就是各行各业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形成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盛况。学生幸运,得到了法堂传承,而闯法堂之前,相白通读了圣人典籍《周考》,魏圣人的治国方针在学生看来其实就是儒家、法家思想的精髓,政事层面,儒家、法家相结合,形成外儒内法的治国方略。大周国力适才蒸蒸日上。”

岳寒山轻微的吸口气,有点被震撼到了。

李相白这是有什么样的天赋呀,《周考》一书是魏圣人所著,也是大周各大书院法家弟子首读之典籍,可从来没有人如若李相白这样提出如此真知灼见的见解。

吴黄粱也被震撼了。顺着李相白的思路,西京书院的院长说道:“所以相白眼中诗词论境其实一个模式的创新,类似诗词论境这样的方式还能举行,但却可以成为各家各抒己见的一个……”

吴黄粱想不到一贴切的词汇来形容。

李相白接过话题:“一个平台!农家大贤可说农作物栽培的心得,育肥方法。法家、儒家圣贤可以传道解惑。而且这个平台还能用于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思想的碰撞。”

岳寒山若有所思,目不转睛看着李相白说道:“明日相白入京等候在泰正殿外,朝会时我将相白主张启奏于圣帝,相白晚间整理整理思路,圣帝召见,相白直抒胸臆。”

“我去”李相白猛地站了起来。

吴黄粱看着李相白,开口说道:“还非得要相白面奏圣帝不可,这是一种造新,破而后立,自然会有反驳者,相白提出主张,自然也能深入解析,岳大人虽然成圣,但替代不了相白。”

骑虎难下呀。

“万一我说错了呢?或者惹众怒了呢!”李相白问。

李相白言落,身侧响起直男陆斩的声音:“狭路相逢勇者!”

“你麻麻”李相白内心咒骂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