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0章 抉择(二)(2 / 2)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9 字 11个月前

“除了你的外舅,难道你还有更好的路子?”

羊祜略有迟疑,也不知道是在顾虑什么,想了一下,这才决定向叔母坦白:

“叔母也知道,侄儿从长安归来,曾去过一趟济北王府。”

“实际上,侄儿那一趟,是替冯明文送信,侄儿曾亲耳听闻,济北王呼那冯明文为叔父。”

辛宪英脸上顿时露出惊讶,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惊骇之色:

“叔父?济北王唤那冯明文叔父?”

“正是。”

辛宪英依然不信:“不会是听错了吧?”

“不会。”羊祜摇头,“他是当着我的面说的,而且不止说了一次,定然不会有错。”

辛宪英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不由有些深思:

“世间传闻,陈王(即曹植)亲口承认冯明文远超自己,独占天下八分才气,看来此事果然不假。”

“若非二人交情至此,那济北王又怎么会唤冯明文叔父?”

然后她再看向羊祜,终于明白过来:

“汝欲去求济北王?”

羊祜点头:“叔母之言,正是侄儿之心思是也。”

大魏诸侯王被限制得很死,甚至可以说得上是被圈养,就连亲姻之间,也不敢相互通问。

若是济北王想要给冯明文回信,自是不会很方便。

到时自己上门,正好可以“顺便”帮个忙。

“此法甚好。”辛宪英赞许道,“就算没有回信,你也可以趁机求他写一封举荐信。”

若是想要入仕,求举荐,那自然是丢人。

但求学嘛,不寒碜。

读书人的事,再怎么求也不会丢人。

不然怎么叫求学?

在冯某人没有建立南乡学院以前,寒门子弟想要得到学问,哪一个不得求?

至于苍头黔首,那根本就是连求的机会都没有。

辛宪英听到羊祜的解释,缓缓地点了点头:

“如此说来,我倒是不用为你担心了。”

冯明文与陈王的交情,在文坛乃是一段佳话。

只要济北王愿意举荐,不管是凭陈王的面子,还是那一声“叔父”,想来冯明文都不会为难自己这个侄儿。

商议已毕,羊祜不再迟疑,让人收拾完行李作好准备。

自己则是再次前往隔壁的济北国,拜访济北王。

曹志得知羊祜的来意,不胜欢喜:

“吾正有一书信欲送往长安,叔子来得正好啊!”

至于举荐信一事,曹志虽说不了解皇家书院的情况,但写一封信赞扬一下羊祜,还是可以的。

反正这也是事实。

因为羊叔子在关东,确实是颇有名气。

羊祜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信,不禁暗松了一口气,连忙向曹志道谢,同时保证道:

“殿下请放心,祜定会拼尽全力,也要为殿下把此事办妥。”

曹志一脸的感激:“那就有劳叔子了。”

羊祜却是不知道,他身上的信,其实就是个幌子。

真正的密信却是曹苗身上。

而且曹苗,已经乔装打扮在商队里。

这一路上有羊叔子作掩护,济北王相信,自己阿兄的安全会更有保障。

毕竟山东羊氏的底蕴,比起济北王府不知要厚实多少倍。

数日后,一支小商队与羊叔子的队伍汇合,一起向着西边而去。

诚如曹志所料,洛阳的丢失,汉军威逼关东,曹大将军连夜挟天子逃往谯县。

让中原一带一下子陷入动荡与混乱当中。

羊祜一行人沿着大河向西,路过的郡县,无不是人心惶惶。

甚至靠近洛阳郡县的郡兵,已经一哄散尽。

特别是与洛阳相邻的陈留,莫说是守军,就连百姓,也因为害怕战祸,都逃得所剩无几。

看着毫无生气的酸枣县,羊祜不禁有些又悲又叹:

“昔武皇帝起兵于陈留,与诸候会于酸枣,讨伐董卓。”

“后又历经数十年苦战,这才奠定了大魏的根基。”

“不过短短二十余年,大魏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此可谓后人不知先人开国之艰,弃国土如弃草芥。”

而汉国攻下洛阳这一招,委实算得上是狠辣。

它不但彻底打开了关东的大门,同时还是卡在大河边上,正处于司马太傅和曹大将军的势力范围之间的过渡地带。

而且陈留郡本算是大魏内郡,多年以来就没有多少兵力驻守。

洛阳一下,曹大将军光顾着逃跑,哪里还想到要派兵去陈留?

而且骤然之间,他也凑不出足够的兵力。

无论是南阳还是扬州,都不可能轻易抽调驻军。

除非曹大将军把许昌的三万禁军都派过去——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要不然,他也不会下令让王凌派兵马前去谯县护驾。

于是乎,汉军还没到,酸枣就几乎没有什么人了。

想到这里,羊祜忍不住地发出一声长长地叹息:“此真可谓兴难亡易是也!”

站在不远处,乔装打扮成商队管事的曹苗,脸上也禁不住地流露悲伤的神情。

过了酸枣,就到了官渡。

如果陈留是曹操起兵之处,那么官渡,就是曹操奠定自己北方霸主的地方。

此时的官渡,再也不是当初官渡——正如此时的大魏,再也不是往日的大魏。

怀着越发感慨悲凉的心情,继续向西,荥阳和成皋在望。

当年高祖皇帝屡战屡败,最后就是在荥阳和成皋这一带顶住了项羽,这才能反败为胜。

特别是成皋,可以说是洛阳东面最重要的城池,同时也是一个要塞。

成皋这个名字可能有些人不太熟悉。

但如果说虎牢关,那应该就知道了。

荥阳与成皋其实是同属一个防御体系。

荥阳城西面不远处就是嵩山山脉。

而成皋,则是位于汜水跟黄河的交汇之处。

前临汜水,北靠黄河,南依嵩山,最是险要。

荥阳与成皋,两者互为一体,成呼应犄角之势。

若欲从东面攻取洛阳,二者必须都要攻下来。

羊祜一行人本以为酸枣等地的士吏都逃散了,离洛阳最近的荥阳恐怕是连个人都看不到。

谁料到当他们才刚刚到达荥阳城下,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得目瞪口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