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得到禀报,连忙带人出来一看,果见对岸的蜀虏正扛着竹筏木筏放入水中。
“不好,蜀虏这是要强渡武功水!”司马懿心头一惊,连忙吩咐,“传令,立刻整军!”
从上了五丈原之后,大汉丞相就一直让军中伐竹砍木,正是为了渡水所用。
但见长三四丈,宽近两丈的筏子被不断地推入水中,然后再被粗大的麻绳把首尾绑死。
同时还有“咣咣咣”的声音,这是为了加大牢固,有军士用特制的铁棒钉在两个筏子之间。
对驻在西岸的汉军来说,日头刚刚升起的时候,日头正好刺眼,对阵不利。
只待日头升得更高一些,更大的筏子这才被推到水里,每个筏子上站了两百名挎弓执矛的虎步军将士。
前面竖起了大楯,以防魏贼的箭矢——汉军开始渡水了。
果然,筏子刚过河中心,魏贼的弩矢带着破空声而来。
筏子上的虎步军将士皆是缩在大楯后面,尽量不让自己的身子暴露出来。
这种情况下,除了被动挨打,没有其他任何办法。
靠得越发近了,魏军的弓箭手开始抛射。
“准备!”
“哗啦!”
筏子上的士卒开始搭弓引箭。
“射!”
“蓬蓬!”
进入了弓箭手的范围,终于可以反击。
若说三国当中,魏是以精骑见长,则大汉是以弓弩为上,至于吴国,自然就是舟船了。
当然,有了凉州之后,再加上开了人形挂,大汉已经补齐了骑军这块短板。
但魏军可没这么幸运,在弓弩上没有办法追上大汉。
魏军的弓箭手开始射箭,那就意味着魏军同样已经进入了竹筏上虎步军的弓箭攻击范围。
虽然筏上汉军射出的箭有些稀拉,但总算不是像刚才那样不能还手。
面对从空中落下的箭羽,竖在前面的大楯并没有大太的用处。
很快,惨叫声接二连三地响起。
竹筏再大,也没办法跟船只相比,为了减轻重量,除了队率披了铁甲,剩下的士卒基本都是皮甲。
竹筏上的虎步军士卒,不断有人中箭,脖子、肩上、背上,甚至脑袋上。
翻倒在筏上的士卒,鲜血渗下了筏子的缝隙,染红了水面。
而更多的,是站立不住,直接掉到水里。
受了伤的士卒,根本连挣扎都没能挣扎几下,咕嘟嘟地冒起几个水泡后,就再没有浮上来。
只有缕缕红色,缓缓扩散开来……
这才是刚刚开始。
第一个筏子终于冲到岸边,早就有准备的魏军齐齐呐喊,长矛死死地顶在竖在前面的大楯上。
“哗啦!”
汉军一个不防,大楯向后翻倒,压到了筏上的将士。
筏上仅剩下不到一百名的士卒还能站立着,队率怒吼一声:
“杀!”
一马当先,冲了上去。
与此同时,在离竹筏渡水不远的地方,已经联接好的筏桥,上游的一头被推入水里,借助水流,开始自动缓缓地向对岸靠去。
下游的一头,则是被死死地固定在桩子上。
“咔咔咔……”
筏桥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最终“哗啦”地一声,卡在了东岸。
早已迫不及待的孟琰一跃而上,领着虎步军将士,踏着筏桥,直奔对岸。
有一支魏军想要冲过来围堵,然后只听得又是一阵“蓬蓬蓬”的弩箭声,西岸的强弩手射出暴雨般的弩矢。
东岸边的五十步之内,成了死亡地带,无人敢靠近。
等通过筏桥的虎步军奔跑到达对岸,第一批乘筏船到岸边的将士已经几乎全部阵亡。
“大司马!”
“不着急!”
远远地看到这一幕的司马懿面容沉稳。
少量汉军冲过岸边,这个没什么。
他也没指望武功水能把诸葛亮完全挡在对岸。
只有等诸葛亮派出大批人马开始渡水的时候,才是真正半渡而击的时候。
现在这种情况,只能是步卒短兵相接,远未到精骑出动的时候。
如果精骑现在就出动,除了把自己冲进水里,不会有别的作用。
这种小规模战斗,就看谁的韧性更加,谁的组织性更好。
很明显,眼下渡水的汉军,是诸葛亮手里的精锐。
再加上武功水的水面不够宽,对岸的强弩可以掩护渡水,魏军空有兵力优势,却没有办法从两侧包抄过去。
第一支筏桥成功后,接着就是第二支……
第三支,被水冲散了……
同时从一开始就搭建的浮桥也不断地向东岸延伸……
长达数里的岸边,汉魏两军的将士,如同被血腥挑起了凶性的野兽,在不断地呐喊厮杀。
与此同时,桥山的秦直道上,有一支数万骑军正在缓缓而行。
之所以缓缓而行,是因为郭淮已经提前把桥山上的秦直道加以破坏。
每隔一段路,就掘出短则两三丈,宽则四五丈的深沟。
方法很简单,但却很有效。
冯永这一路上,不得不把这些壕沟填平了,才能继续前行。
PS:
以下不要钱:
浅谈三国汉魏两国的军事指导思想。
先做个说明:以下有一部分内容是我以前看过别人在网上说过的话,但是现在我找不到原话在哪里了,仅凭着印象写出来的(侵删)。
同时加了一些我个人的理解。
好,正文开始。
我们现代人说三国,大部分人都是只注重谁谁谁战绩牛逼,打赢了多少多少次。
但很少会有人注意到这么一件事情,那就是仔细看下来,被后世称为军事家的三国人物,大约只有廖廖的四五位。
而真正有军事著作流传下来的,似乎也就两个。
一个是曹操,一个是诸葛亮。
这两个,一个是奠定的魏国的军队建设方针,一个是在刘备败家之后,重新制定了季汉的军队指导思想。
而因为两国的不同国情,他们两个走的侧重点不同。
在说他们的不同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个军事代表人物。
一个是吴起,一个孙膑。
吴起的军事思想,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要求所有人必须要严格遵守法令,同时他很重视培养基层将士的战斗力。
吴起训练出来的魏武卒,是当时的天下第一精兵,打得老秦嗷嗷叫,差点举白旗的那种。
而孙膑呢,比起普通士兵,他更重视将领的作用。
比如说他认为作战时人众、粮多、武器精良等因素都不足以保证取胜。
将领只有掌握了战争的规律,了解敌我双方情况,指挥得当,才能保证取胜。
这两种军事思想是当时的两个流派。
大概是老秦被魏武卒打崩了,差点没守住国都。
所以在魏国自己反复横跳作死之后,老秦奋发图强,选择接受了和吴起变法相类似的商鞅变法。
最终一举收复被魏国拿走近一百年的河西之地。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比较清楚了,老秦正是以这套军事政治制度,打下了横扫东方六国的坚实基础。
老秦之后,汉承秦制,进一步把这套制度优化,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又吸收了孙膑为代表的流派的军事思想,造就了两汉的军事辉煌。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那时的将军,既有霍去病这种天才军神级别人物,也有卫青这种集军事才能和重视士卒于一体的统帅。
更有与李广齐名的程不识(估计这个将军现在没几个人听说过,但在当时他与李广一样,是公认的名将。)
程不识领军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他非常严谨,平日里将部队按照最严格的纪律训练,分成部伍,有职责明确的层级指挥系统。
部队出战时,总是处在人不解甲、马不卸鞍的戒备状态。他的军队以步兵为主,行军很慢,但很坚实。
他的军队安营扎寨很有章法,一旦被他扎下营来,敌人就没办法冲破他的营寨。
他从未让匈奴人得逞,但自己也没有取得过重大的胜利。
但他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能够不断地积累小胜利,然后转化为大优势,同时让自己的损失维持在最低水平。
与现代人不知道程不识相比,在西汉,人人都知道程不识是名将,因为他一生从无败绩。
这个人可以说得上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的典型。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没错,诸葛亮就是继承了这种军事思想。
所以说现代好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诸葛亮会被历代军事家所推崇?
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没有站在古人立场,去了解古人对冷兵器战争的看法。
孙子兵法已经讲得很明白了: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并不是说诸葛亮仅仅是因为他的忠君,所以因为政治需要,就把他抬入了武庙十哲的行列。
当然,诸葛亮重视法令,重视基层将士的训练,这也和季汉的国情有关。
因为国力太弱,再加上大量没有纪律性的胡夷被抽取到军中,所以他不得不这么做,以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说完诸葛亮,再来说曹操。
曹操的军队建设则是比较接近孙膑的军事指导思想:
重视将领的作用,能在战场上及时抓住战机的将领,才是好将领。
曹操会重视一部分军队的建设,但这仅限于精兵,不是全部,代表就是虎豹骑。
底层将士,只要能跟得上时代的平均水平就好了,不用全面加强。
所以我们在史书上看到曹操又收了多少多少兵,实际上那大多都是肉盾,算不上他的真正精兵。
关键时刻,他常常需要将领带着精兵扭转战争局面。
官渡之战败袁绍、南皮之战斩袁谭、关中之战破马超等等,都是这种战法。
这就需要将领要有很高的领军水平。
而同时代能跟曹操比领军水平的人,实在太少了。
事实上,曹操在赤壁吃了满嘴灰,除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失利,也有战法的失利:精兵无法发挥作用,空有优势大军却反被击败。
一直以来的战法不灵光了,一时没反应过来,就只能“丞相何故发笑了”。
曹操的这种建军思想自然也影响到了后来的魏国军队。
这种建军思想,最大的弱点就是,敌人的将帅能力不能高于己方的将帅能力。
否则就算是自己兵力占优,战败的可能性也会比别人高一些。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吃了亏之后,开始吸取教训,在汉中练兵讲武,苦练出一支精兵,然后司马懿要畏蜀如虎的原因:
士兵又比不过,统帅也比不过,虽有兵多的优势,但是也不太保险的样子。
既然如此,那我守不就完了?
反正魏国国力雄厚,耗得起,而且又有天险阻挡诸葛亮的全力发挥,怕什么?
最大努力地避免以己之短,击敌之长,同时利用自己的优势,拖垮敌人,不得不说,司马懿也是一代军事谋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