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暗争(1 / 2)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5134 字 2021-10-11

“吴蜀对天地起誓同盟,吾只道是亲密无间,没想到孙权却仍是一如以往,存了占两头便宜的心思。”

洛阳城的太极殿内,曹叡看完从荆州送过来的急信,脸上泛起一阵冷笑。

“来人,召孙资刘放。”

陪同在侧的廉昭连忙应了声“诺。”

然后一路小跑到门口,吩咐守在回廊上的小黄门。

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得到诏令,不敢怠慢,连忙赶来。

走到太极殿东堂,看到廉昭正守在门口。

“见过两位中书。”

刘放孙资还了礼,起身的同时,其中一人低声问了一句:

“陛下心情如何?”

廉昭同样低不可闻地回了一句:

“尚可。”

尚可就好。

两人对视一眼,放下心来。

前段时间,洛阳流言甚嚣尘上。

其中冯贼的两首诗,《哭曹子建》及《汉道昌》,更是唱遍了洛阳。

让陛下的心情极是恶劣。

这次听到陛下心情尚可,那就算是一个好消息。

“见过陛下,愿陛下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起。”

让两人坐下后,曹叡让廉昭把案头上的信递下去:

“两位中书且看,这是荆州截来的书信。”

中书监刘放位于中书令孙资之前,故刘放先接过来,细看了一遍,脸上露出些许凝重之色。

待他看完后,递给了孙资。

孙资才看到一半,就忍不住地怒道:

“孙权,小人是也!才收了陛下的千匹战马,转身就写信给诸葛亮,欲两国联手,相约进犯我大魏!”

曹叡看向刘放:“中书监以为如何?”

刘放点了点头,赞同道:

“孙权一向首鼠两端,世人皆知,若是此事确实非吴人诡计,故意让大魏截获信件,那大魏还是早做准备为佳。”

这些年来,吴人被截获的物资人员信件,数不胜数。

所以对方也学乖了,有时候居然派出假信,故意被人截获。

然后等大魏按信中内容,前去袭击时,反是中了吴人诡计。

“不像是故意让大魏截获的。”曹叡摇了摇头,“孙权在信中建议明年春日一齐进犯大魏,当是有考虑的。”

陇右之战时,诸葛亮一开春就从汉中出动,正是借了西汉水的水运。

而到了七八月份,最迟不过九月,汉中多有大雨,江流暴涨,诸道难行。

对于江淮一带来说,情况又正好反过来。

春日里,江淮雨水连绵,江流多水,恰好对吴人有利。

而对于大魏来说,路面泥泞,精骑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威力。

所以孙权建议两国明年春日一齐进犯,定是经过考虑的。

刘放和孙资两人一听到曹叡这么说,脸上不禁齐齐露出忧虑之色。

“陛下,此等大事,还是召集重臣前来商议才是。”

“不急。”曹叡脸上却是带着淡淡的笑意,从容道,“孙权不过是建议而已,还未成真。”

“况且蜀人此时就算是有心,怕亦是无力。”

萧关一战,冯贼麾下,一扫蜀人不善攻城,不精骑战的作风。

攻城如风雷,骑战如鬼神。

但据事后关中诸军所报,冯贼之所以能赢得曹大司马。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从一开始就拿了所有的精锐做诱饵。

甚至故意让所有精兵损失惨重,几乎陷入全线溃败,让大司马误判了战场上的形势。

所以最后关头拿出的披甲铁骑,这才打了关中大军一个措手不及。

此战过后,关中大军固然惨败,但冯贼麾下精锐只怕也所剩无几。

这些年来,蜀人以一州之地,连续征战,又要安抚陇右凉州等地。

怎么可能这么快恢复元气,在明年就有能力与吴人一齐相约进犯?

“吾倒是希望,蜀人能答应吴人此事。”

曹叡叹了一口气,“这样的话,只要熬过明年,大魏的日子,就能好过许多。”

气力不继的蜀寇,勉力进军关中,面对大司马这几年在关中所做的准备,只怕要吃尽苦头。

“若是等蜀人恢复了元气,再与吴人一起进犯,那才叫人担忧。”

孙资也跟着叹了一口气:“葛贼与冯贼,皆世之人杰,怕也是早就看到了这一点啊!”

曹叡点头:“所以我料定,孙权此信,非是真心想要约定一齐进犯,而是向蜀人表明,他不会破坏蜀吴两国的盟约。”

刘放听到曹叡说得这般肯定,顿时明白陛下心中怕是已有决断,于是试探着问道:

“那陛下之意是……”

曹叡看向刘放,微微一笑,缓缓地说道:

“刘中书,吾素知你善作伪书。吾之意,便是由汝依此信,增添文字,务必把内容改成孙权向我大魏称臣之意。”

“然后再送至蜀中诸葛亮手中,以间两国。”

刘放连忙道:“臣遵旨。”

“陛下,诸葛亮怕是不会那么容易上当。”

孙资提醒道。

他倒不担心刘放篡改书信的能力。

刘放仿他人笔迹,几可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甚至就算是增添文字,也能与上下文相通,毫无阻滞。

他担心的是,此举怕是达不到陛下所期望的目的。

曹叡淡然一笑:

“若是没有孙权收一千匹战马这回事,那自然是无法令诸葛亮起疑心。”

“但这一次,孙权怕是没有那么容易解释清楚。毕竟吴人素来无信,吾知,诸葛亮亦知……”

如果说那一千匹战马让孙权占了大便宜,是堂堂的阳谋。

那么这一次,就是阴谋。

真中有假,阴阳相间,最是能够迷惑人。

即便不让能诸葛亮起疑心,但只要能让蜀人有所不满,这便足够了。

这等暗争,需要长久的努力,和不懈地坚持。

曹叡也没想着一次就能离间蜀吴二国,但只要次数多了,两国有了裂痕,总会有让大魏抓住机会的一天。

“陛下英明。”

孙资明白了曹叡的想法,眼珠子一转,建议道:

“陛下既然提到了战马之事,何不也在吴人送上来的明珠宝物上做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