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传承(三)(1 / 2)

隋太子 拾新 4619 字 2021-12-23

诸臣子鱼贯而出的时候,杨倓刚刚做完皇帝杨昭为之布置的试卷。

当看到房玄龄等人出来后,杨倓忙起身相送。

直到所有臣子都离开了,于内侍的通报下,杨倓才得入内觐见。

大兴宫之后殿,本以为皇帝日常料理政事之所,杨倓并不陌生。

皇祖父杨广为皇帝时,杨倓实际也有来过此地,于之印象最为深刻的,自然是内中摆放不少稀奇珍宝。

但父皇杨昭不同,一侧多是书册,另一侧则多地图,便是两边,每日间,还有专门的水桶放置的有水。

即是整个大兴宫也如此。

用父皇杨昭的话说,此正为放火之用,以后便是大兴城内,也要建造专门的放火司门,毕竟大兴城内之居住人口太多。

在将来,是以如各郡之郡治所在,同当如此。

用父皇杨昭的话说,大隋百姓之于生命安全,当以为大隋朝廷之重中之重。

大隋天下之每年的火患,是以不少,伤亡更以万计。这等情形,于大隋天下之于建筑,多以木制建筑为主,尤其城池内部,人口密集之地,更以如此有关。

加上平常百姓家,多以点油灯之物,是以增加了安全隐患。

设立灭过之司门,正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杨倓在初了解到此事的时候,于普通人一样,是以感叹父皇杨昭之思虑。

如果治理百姓,皇帝朝臣多以从总体把控的话,但于细节之方面,更为不可或缺。

在此方面,杨倓于平日在杨昭的处事,耳濡目染之下,多有总结。

来到侧殿之内,内侍是以退下,也只剩下了父子二人。

但看长子踏入,正在批阅奏本的杨昭,抬起了头。

事实证明,长子杨倓确是继承了老杨家的天赋,聪明之外,更有着独特的政治天赋。

像昨日之事,他即已经听到了密卫之汇报,不由得感叹自己这儿子,仅仅只有十多岁,就已经学会了拉拢。

但以程咬金等亲信部将,又怎么会犯错误,为长子所收买。

他于内心之上,实际并不反感长子足见自己的班底。

但有一个条件,是以必须能坚持并以连贯他实行之大隋革新政策之班底,其中之人选,自要经过他之考核。

前番,长子杨倓,特意交际的长孙无忌,于杨昭看来,可以为之。但李世民,杨昭即不得不抱着一种谨慎态度了。

李世民之能力,毋庸置疑,无论是军事还是治理,在之两月前,得受乾祐令之后,已然表现的淋漓尽致。

于之上,杨昭实际一直在担心,便是长子能否驾驭得住,谁也不知道李世民将来会发展成何等人物。

但毋庸置疑的是,只要他杨昭还在,李世民只能为大隋之建设者,于之魄力之下,只要李世民之才能能用以实事之上,以之为尚书,国相,大都不成问题。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在用人这方面,杨昭这些年来,那是没得说的。

“坐吧!”

但见长子小心翼翼的将试卷递来,杨昭接过之后,指了指下方的位子。

随之,他本人一边拿起了朱笔以做批阅,一边道:“昨日去了城外农庄之所,见农人之于忙碌,可有什么收获?”

见父皇杨昭,没有直接问起他关于“生产力”此中三个字的理解,而是问起了他于外所见之收获。

在这方面,即是亲眼所见,杨倓的收获可多了!

杨倓坐在凳子上屁股,稍微往前移了移,身体前倾,语句恭敬道:“儿臣昨日见到了很多。

先说出城之前,儿臣之所见,即于父皇前次让长安令,专门以整治大兴城内,于捕快和城门守卫乱收费的问题之后,儿臣昨日之间,感觉大兴城,要比几月前,人流更多了一些。

即是听侍从之打探,如青菜,粮食,还有本地之于山药等诸多之物之价格,也多能从关中之地运来,以做买卖。

农人的收成,更以增加,便是城内百姓之买卖钱资,也花费的少了些。

此之于行,以为互惠互利。

现在,便是城内之百姓,无不感叹父皇之恩。”

说完这些,杨倓吞咽了两下口水,见父皇杨昭未有表示。

其人一顿,继续道:“在儿臣出城之后,但看父皇正以让人在拓宽道路,是以为往来无家可归、身体健康的流民之所属。

其中人者,只要干活做工,就能有吃食,就能有住处,其中之花费,官府实际之于掏出一部分,但所行之事,却是利于百姓。

儿臣于此,正以思考,可否将此中之于行径,推广到大隋多地之地?”

杨倓说完这件事,偷偷望了眼,但看父皇杨昭抬起头,慎重的打量了眼他,听之道:“太子,汝真以为,便是此举,能解决流民之患乎?

汝且记得一句话,天下之于事者,尤以百姓之间,不患寡而患不均也!

便是普通百姓,辛苦以劳作,日夜不停,才能养家糊口。

以当下于流民之处置,实际已有优渥,长此以往,或会专门形成以做乞讨之流民。

便是朕之所行,正是担心天气变寒冷之后,会有冻死之事发生。

此为下策,便也是想拯救一些人。而实际上,也是治标不治本罢了!

流民之所以为流民,乃是其之不固定,这等之行,即是官府不做引导,很容易出现混乱,乃至于犯罪之事。

遂,为天下之稳定,为地方之于稳定事,此中风气,不可长也!

不过,太子之言,以做收容之所,以为可以。

此中又为福利院,便是江南早有实验。

养无家老幼之所,以此看之,大隋之于国库,每年当以多处一些。”

父皇杨昭之言。

含有批评指点,亦含有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