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希望(2 / 2)

隋太子 拾新 4644 字 2021-10-10

据说为夏试的名单,皇太子杨昭,曾经亲自为前三,以名曰,状元榜眼探花,是以为前三。

前三者,更是能在每年的夏试以后,于江都之内,得到太子召见。

太子是谁?

即便他现在被皇帝安排在江南,更没留守京都,但在大家眼中,太子只要每被废掉,只要是得到朝臣和百姓认同,那就是未来的天子。

得到太子的召见,这里面,可不是简单的名声问题,这将为每个人的仕途,都给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商的激动心情溢于言表。

再三做出深呼吸的动作的,内心的激动,才慢慢的平复下来。

他望了眼旁边的王琦,脸上笑道:“辛苦你了孝明,害的你和子度好找!对了,子度呢?”

王琦翻了翻白眼,他人虽是世家出身,甚至王商根据他的籍贯猜测,大概率来自于太原王氏,这等顶级世家,但王商丝毫没有世家子弟的觉悟。嗯,除了话多,为人很是仗义。

被王商所闻,王琦斜着眼睛,假装生气,最终实在装不下去了,便叹息道:“子度当然是去寻你了,我们之前还以为,你是早早看到,得知自己是榜眼,担心会请我们吃酒,所以偷偷溜出去了……哎……”

这模样……

王商有些忍俊不禁。

他知道王琦爱喝酒,这段时间,便是他们复习的时候,王琦也会偷偷的溜出去,解解馋。

掂量了手里还剩下的钱资,加上这次第二名,他心里高兴,一顿酒还是能请得起的,何况,榜上有名以后,据说太子每岁都会自己卷圈,以江南本地官府的名义,送于榜上的士子,以做奖金。

这等奖金,又叫奖学金,意为奖励求学之金。

于富家人而言,恐怕没有多少,但对于穷苦家庭而言,这是真正解燃眉之急的奖赏。

“孝明你就放心吧!接下来数日,无论你和子度,还是季肃他们的酒钱,我一个人全都包了!”

表字季肃者,正是另一个舍友,名叫刘举。

现在一个舍房的,有三人高中,唯有刘举没有高中,也不知道,同王琦一同前来的那位人杰,会不会有些想不开。

按理来说,刘举今天也应该来看榜单的。

因为榜单的张贴之地,就在考试院的旁边,便是王商他们转个弯出来就能看到了。所以大家也没有成群结队的,大多数是听到欢呼声才出来。当然,也不乏早早有人搬个小板凳守候者。而王商一大早是出来练一会祖父之前教授给他的拳法的。这几天因为备考之事,他全心全意的复习,连此中爱好都停了下来。

当他掐着点,从河畔回来的那一刻,竟不晓榜单比预料还要早半刻钟都张贴了,所以才有后面这些事情。

似是知晓王商有些忧心刘举,王琦笑道:“你就别管刘举了,那家伙,在洛阳,可比我还要纨绔。就是不参加科举,未来也定然能混个一官半职。至于他现在,你可能没听说,江都的青楼勾栏都开了,那家伙就好这一口,说不定这未来几日,我们都见不到他的影子了!

好了,不说那么多了,今日这酒咱们先记着。

傍晚的时候,在江都的状元楼里,太子殿下,可是要宴请我们这群高中之人。而子骞你,明日还要单独受太子召见。

这些事,左右都要好好的准备一下。”

王商听后,轻轻颔首。

他没有见过太子。

但根据旁人的描述,大隋太子并不严肃,反而非常的亲民。

某一日,他可能出现在江都的大街上,他可能出现在城外的农田里,他甚至在严寒的冬日,出现了城外施粥的粥棚里……

还真是希望能简单太子啊!

王商的一张脸,瞬间变得红扑扑的。

然后和着王琦,打算走出人群。

刚走出人群不远,王商一转头,发现一个青年,带着数个仆从从身边路过。王商没有注意去打探,但从对方的走势来看,感觉好有气质。

或者是哪个世家子弟吧!

他这般猜测。

一年一度的夏试落下了帷幕。

这已经是杨昭自己主持的第三次夏试了。

从两年前的第一下夏试开始,秉持着选拔人才的角度,加上科举为大隋刚刚普及不过几十年的功夫,还没有形成思维定型,而江南夏试,又不同于科举,完全是他自己说了算。

杨昭即没有管旁人的非议,尤其御史言官的弹劾,于夏试的题目,做了更多的调整。

科举之下,策论做得好,做官不一定好,所以,除了极度的“偏科”士子外,一次夏试,数张试卷,最后能考核出士子的真实水平。

于是,夏试六卷,即在杨昭的一力主导下出炉了。

第一年,效果不是很明显,前来考试的士子,尽管实现得到了提醒,杨昭甚至提前让成立的江南考试院下发了模拟题。

但因为地域的局限性,大部分士子来到江都,看到试题以后,大多是两眼一抹黑。

所以,第一年夏试的含金量也是最低的。

到了第二年,情况好转不少。至少更多的人开始注重学识的全面提升,榜单的质量也上去了不少,还着的被杨昭发现了一些才干不凡之人。

转眼到了今年第三年,杨昭特意让命题的儒生、地方官吏等诸多命题考官,将难度提升一些。

万万没想到,便是答卷的前十,便是杨昭这个兼职的主考官,在看过以后,眼前也不由得一亮。

这群人当时全才之辈,而根据其中的断案分析题,也能看的出,三观还是正的。尤其内中的士子来源,出现了南北对半分的情况。

足以说明一个问题,便是江淮以北的广大才能卓越者,已然有的来参加江南夏试,进而证明了房玄龄当年定下,人才南迁计划的成功性。

大隋的希望,不是来源于朝堂上一群年迈腐朽的官吏,而是榜单上,这些一个个浮现额名字。

他们有才干,有能力,不说全部成为国之栋梁,只要能有一小半,便是进入官场,能从实际出发,做一个好的官吏,便是大隋的希望和未来。

也是夏试想要达到的目的,为大隋输送的绝非是平庸之才。

在考试院外,驻足了很长时间,看着士子们,或兴奋,或悲伤的神色,再有哪些年轻又充满朝气的面孔。

杨昭的步伐也变得轻快了许多。

天下之大变在即,父皇消失于北漠,皇弟齐王有意主持朝政,杨玄感之叛乱……真是一个不平静的夏天。

但他杨昭暂时还不能动,因为,很多人、很多事,还没有付出水面。

那边趁着这场大隋举国的危机,让一个个问题露出,然后一个个解决。

至于大隋的未来,是属于他,还有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