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看着孝庄的表情,就知道他压根就不知道杀胡令是怎么回事。
多尔衮为孝庄解释起来。
西晋后期,匈奴、鲜卑等北胡进攻中原,王室贵胄随皇帝向南方大举迁徙,最终在长江以南建立政权,史称东晋。
百姓为躲避战乱和野蛮的胡人,近七成的中原百姓也都迁往江南。
而对一些无法迁徙的生活在北方的普通百姓来说,即将面对的就是胡人的屠杀。
西晋末年,胡人的队伍开始不断壮大,由匈奴、鲜卑、羯、羌及氐为主的五胡十六国开始向中原进攻侵略。
这些由北方游牧民族组成的草原莽夫,除了抢夺财宝食物之外,还对汉人大肆屠杀。
于是在这种野蛮的统治下,出现了杀胡令。
西晋皇帝为了躲避战乱,率领皇亲国戚、亲信侍卫一路南逃,最终在长江以南的建康定都,史称东晋。
随着王朝的大举迁徙,近七成的生活在北方的百姓也迁居江南。
中原仅剩不到三成的汉人,这些百姓多是种种原因无法搬迁,虽有心反抗,但毕竟与能征善战的胡人无法相提并论,最后逃不过被屠杀的命运。
野蛮的胡人每攻下中原的一座城池,就下令将城内男女老少全部屠杀。
随着后赵国君的变本加厉,凶残的匈奴人已经不满足于屠杀这样简单,他们开始将杀人变成一种艺术,一种享受,一种变态的快感。
他们甚至将人肉切成薄片,与羊肉一起细细品尝;还有的将美女的头砍下,装到盘子内,大家像欣赏艺术品一样露出满意的笑容。
在胡人无尽的屠杀下,中原汉人的数量开始急剧下降,只剩不到四五百万。
这样的情况让许多留在北方的汉人决定联合起来奋起反抗。
其中,陈午也曾试着组建抗击胡人的军队却成效不大。
而后来的冉闵更是决定继承陈午的遗愿,团结汉人打击胡人,因此,就有了著名的杀胡令。
被逼入绝境的汉人在冉闵的带领下决定奋起反抗,同时冉闵对外颁布的杀胡令不但成功团结汉人激起民愤,更是冉闵攻败暴胡的一项重要政策。杀胡令共有三条,并非同时颁布,这更让百姓群情激奋,打得胡人措手不及。
杀胡令的经过还要从第一道杀胡令说起,第一道杀胡令是冉闵软禁后赵皇帝石鉴后颁布的,原文是“内外六夷,敢称兵器者斩之”。翻译过来就是:所有敢拿兵器的胡人都要杀。
这道命令让积压这多年仇恨的汉人开始拿起武器,联合反抗,胡人则纷纷逃离城池。
面对胡人向北逃难的局面,冉闵紧接着颁布了第二道杀胡令:与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
可是怎样算与官同心呢?官家到底是什么心思呢?虽然百姓不甚明了,但是羯族外逃的部队正与追杀胡人的汉人在城门口相遇,汉人将羯族围困城中。
没等胡人撤退,冉闵颁布了第三道命令:所有汉人,凡是斩一个胡人,凭人头便可加官晋爵。
此令一下,汉人好像得到赦免一样开始理直气壮地屠杀胡人,为汉人报仇。一日之内,数以万计的胡人被砍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数百万氐、羌、胡、蛮族人面对汉人疯狂的血腥报复,无能为力,只好向北迁徙,重回草原。
在胡人向北迁徙道路上,时常能看到病死、饿死的胡人。当年进攻中原的一众胡人,有八成都死在中原,仅两成回到草原,可谓元气大伤。
很多五胡乱华时期的胡族,就是因为这次杀胡令,彻底湮灭消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