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四万满洲兵入关(2 / 2)

对九江正好是在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口上,那里有一个比较闻名的地方,就是庐山。

从九江沿着鄱阳湖向南,进入赣江,逆流而上,在距离九江一千里的地方,就是赣州。

赣州与湖南、广东、福建这三个省的距离大致仿佛,属于三省交汇之地,地理位置非常关键。

清军只要拿下了赣州,浙江和福建,就与湖广失去了联系,被清军切断,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朱弘栋看到这里问了一句。

“什么时候的事儿?”

“去年就开始了。”

去年的事?

朱弘栋感觉自己的情报体系实在有些滞后,需要尽快加强。

“去年五月份,清英亲王阿济格追剿李自成部队进入九江一带,当时左良玉病死,左良玉军在他的儿子左梦庚的带领下投降清军。”

“阿济格将左梦庚和麾下的部将带回北京,唯独其中金声桓被留下来负责提督江西军务。”

“正是此人,去年八月攻克抚州、收取吉安、广信、建昌、袁州等府,只剩下南安和赣州府没有拿下。”

朱弘栋听到金声桓的名字心中一动,明末清初,三藩之乱之前,有三个著名的降清将领反正的事件。

分别是大同总兵姜镶、江西提督金声桓、两广提督李成栋。

这三人先后反清,给清朝政府带来巨大的震动。

其实从清朝入关之后,各方面的反抗此起彼伏,几乎从来没有停歇过。

究其原因,完全是在于清朝的残酷统治和歧视政策。

像金声桓他已经做到了江西提督,已经是一品的武官了,绝对意义上的高级将领。

即便是这么高级别的将领,仍然会受到各种歧视和压制。

因为清朝是少数民族入关,清军两年前入关的时候,整个满洲八旗也才四万多人,蒙古八旗一万五,汉军八旗三万,另外还有孔有德等明朝降将两万人,各类杂兵和朝鲜的仆从军加起来有一万人左右。

这就是清朝入关之后的核心班底,总共十二万不到。

正是因为人数太少,所以清朝拥有下意识的不安全感,根本就不信任入关之后投降的这些明军将领和官员。

在历史上,金声桓之所以反清复明,这个方面的原因恐怕占比不小。

朱弘栋微微沉吟片刻。

“本王知道了,想法在金声桓身边安置一个暗子。”

安永海领命而去,傅冠一直用余光密切关注着安永海,这时就听朱弘栋说道。

“元甫,本王刚刚得知消息,清朝的江西提督金声桓正与隆武陛下调集的军队在赣州对峙。”

“麻烦元甫想法寻找一个与金声桓熟悉之人,前往与金声桓建立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