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枪挑汪昭后,瞬间将数千袁军逼降,最后除去趁乱逃走的,足有三千人的俘虏。
两军交战之际,对于归降的俘虏,大部分都是坑杀或斩首,以充作军功计算。
唯有一方优势够大,有能力压制俘虏叛乱,或者有余力将俘虏安置到后方,才会成规模的接收俘虏和降兵。
对于此时的太史慈而言,袁谭的兵多势大、抵于家门进犯,所以这三千的俘虏便是变数,为了稳妥起见的话应该全部坑杀。
不过,刘烎自成军以来,对于俘虏的处置手段,却不是这般简单粗暴。
对于放弃抵抗的俘虏,通常会经过仔细的甄别,将冥顽不灵、罪大恶极者处决,其余的则想办法收编或徭役。
不过,对于现在的太史慈而言,他根本没有时间仔细甄别,但也没有选择尽数坑杀。
而是大胆将三千人收编,全部打乱归入于各队伍中,由此分散其勾连反抗之力,又能补充各队伍所缺人手。
这样的行为,可称谓大胆至极,稍有不慎的话,便会内部紊乱,导致兵败身死。
只是太史慈却有自信,他麾下的士卒皆为精锐,而他本人也是青州人士,完全有能力镇服这帮降兵。
除此之外,太史慈对于刘烎的治军之策,也是打心底里认同和效仿的,他亦赞同善待俘虏的思维。
因为,这样可以化敌为友,也可降敌抵抗之心,乃是长远之计。
再说了,这三千放弃抵抗的汪昭军,不论怎么说都是青州子弟,太史慈实不忍心直接坑杀。
……
……
次日。
袁谭亲自领兵向南挺进,抵近太史慈的第二座营寨。
“此营寨绝非匆忙而立!”
袁谭观察着营寨,心中升起不妙之感,“破了一寨,又来一寨,再向南的话,或许还有营寨!”
如此没完没了的话,他袁谭虽些盛众而来,但随着枯燥的攻寨战,军心士气必然日渐消弭,到时就算攻入莒县城下,怕也已经是强弩之末。
必须以雷霆之势,迅速击破面前营寨,将兵锋推入徐州腹地。
否则,苦战几月下来,便不得不退兵,可谓吃力不讨好。
到时候,不但父亲那便更加鄙夷,便是相随的各众文武,以及非河北的门阀士族,也会对他袁谭感到失望。
袁谭想到此处,心中不由变得焦急,顿时朝着身旁大将,呼道:“岑璧!”
“末将在!”岑璧立刻拨马上前。
袁谭郑重令道:“命你领军攻打营寨,半月之内务必攻克!”
“汪昭已经身死,本公子麾下尚缺将首,还希望你自勉啊!”袁谭朝着岑璧提醒道。
岑璧闻言大喜,立刻拱手领命:“保证攻下营寨!”
于是,岑璧立刻指挥大军,开始对营寨展开进攻。
经过一个月的攻寨,袁谭军的士卒皆有经验,所以此番进攻动作极快。
转眼间,这片战场便燃起硝烟,太史慈以营寨为守备,尽抗着袁谭军的攻势。
……
……